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与专项基金达成战略合作

来源:东方网    2025-04-22 11:13
来源: 东方网
2025-04-22 11: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 年 4 月 20 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 & 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揭牌仪式上,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与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战略合作发布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双方携手推动新媒体影视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活动现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昱华与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副总监高玉玺分别做了专题宣讲,深入阐述了合作愿景与规划。

王昱华老师指出,在新媒体影视蓬勃发展的当下,行业标准化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当前新媒体影视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标准缺失、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多年来在影视教育研究等领域深耕,并有专业团队承担着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等省部级课题,负责开展的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工作,近年来也担负着行业白皮书研究产出等科研使命。此次与专项基金合作,旨在利用双方优势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拥有丰富的科研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硕博层级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专项基金则在行业资源整合、政策引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双方合作可谓优势互补。

高玉玺副总监在发言中表示:“专项基金致力于为新媒体影视行业培育优秀人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搭建起一座连接学术与产业的桥梁,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根据合作规划,双方将在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上,将组织开展新媒体影视 “白皮书” 的研究交流会。联合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从业者,共同探讨新媒体影视的发展趋势、技术应用规范、内容创作标准等问题,形成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行业‘白皮书’,为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依据。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

在促进学术与产业结合方面,双方将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了解新媒体影视行业最新动态与人才需求的平台。专项基金将邀请行业内的知名导演、制片人、编剧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和实践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能促进学术成果向产业成果的转化。

人才培养是此次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双方将共同推进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市场敏感度的新媒体影视复合型人才。王昱华老师提到:“面向人工智能与未来影像飞速发展,北京电影学院近年来在艺工融合、跨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在学校统一战略思路和部署下,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依托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面向相关科研实践,深刻认识到根据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新媒体影视相关的内容等的重大必要性,将努力推动专项基金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项目支持及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实践落地” 通过 “产学研一体化” 的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此外,双方还将整合各方资源,连接学生、校友、企业、投资方等,将合作做深做实。高玉玺副总监表示:“我们将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各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和校友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创意,企业和投资方可以寻找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实现项目合作与人才孵化的双赢。”

此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与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的战略合作,是一次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新媒体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媒体影视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创新的方向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