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莞家福”正式上线 以“普惠+公益”筑牢健康保障网

来源:东方网    2025-04-22 15:23
来源: 东方网
2025-04-22 15: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2日,2025年“莞家福”上线仪式举行。作为东莞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莞家福”通过“一降三增”实现保障升级。当天同步启动“莞家福·一起捐”公益活动,为参保人构建“普惠+公益”的健康保障网。

“莞家福”是东莞市贯彻落实国家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群众大病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由东莞市医疗保障局、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联合指导,以“政府指导+社会协同”模式构建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号召,也是东莞践行“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定位的生动实践。

推出三年来,“莞家福”为群众减负超2.66亿元。2025年“莞家福”保费保持168/人/年不变,延续“四不限”优势(不限年龄、户籍、职业、病史),只要是东莞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均可参保。此外,2025年“莞家福”还将降低起付线,新增“未成年参保人心理疾病药品费用保障”“防癌莞家”早筛服务、线下折扣购药服务,实现保障再升级。

一降三增,参保延续“四不限”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是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的2025年重点工作。其中,完善基本医保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是关键。

2025年“莞家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紧密衔接东莞基本医保,以“一降三增”进一步扩大东莞参保人群受益面。

其中,一降是指降低起付线。今年“莞家福”针对连续参保且未享受过报销的参保人,责任一起付线从1.5万元降至最低1.3万元。

三增是指新增三项责任。一是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新增了“未成年参保人心理疾病药品费用保障”,助力青少年更好的健康成长;二是新增“防癌莞家”早筛服务,为参保人免费提供包括肺癌、胃癌等高发癌症的早筛服务,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三是新增了线下折扣购药服务,“莞家福”联合定点药店推出参保人专属购药折扣,覆盖东莞全市。参保人到这些药店购药,可享指定门店清单内药品结算价的最少9折(含)优惠,包括不限于处方药、保健类、儿童用药、妇科用药、感冒用药,还覆盖了如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多种慢性病药品。如参保人全年药品费用3000元,“莞家福”购药可至少减负300元。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岚表示,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持续推动完善"1+3+N"医疗保障体系,市医保局积极响应,强化医保数智赋能,推动“莞家福”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保的差异化发展,满足东莞群众多元的保障需求。

已为群众减负超2.66亿元

“莞家福”是群众增加多层次健康保障的首选

近年来,“莞家福”以低门槛和高保障为特点,向东莞医保参保人提供包括医保目录内、外等多项责任,现已成为许多东莞市民在基本医保之外,为自己和家人增加多层次健康保障的首选。

数据显示,“莞家福”自2022年推出以来,累计参保超262万人,减轻群众负担近2.66亿元,超26万人次因“莞家福”受益。参保人中年龄最大的是107岁,年龄最小仅有20天(0岁),个人当年累计最高报销金额超164万元,减轻了数万个东莞患病家庭的医疗负担。

通过“莞家福”,参保人就医的便利性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2月28日,“莞家福”已实现东莞市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一站式”结算,累计24.9万人次享受免垫付报销服务。

项目同步深化公益属性,2024年,“莞家福”通过联动176家爱心企业、5000余名社会人士,募集善款200万元,为1.2万名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筑牢健康保障防线。此次启动仪式当天,“莞家福·一起捐”公益行动也通过公益市集、爱心义诊、展会展览等形式,激发社会参与热情,为构建东莞全民健康共同体、助力东莞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注入持久动能。

“莞家福”共保体代表表示,三年深耕,“莞家福”始终坚持为市民以“普惠+公益”筑牢健康保障网的初心,接下来将继续做好“莞家福”的各项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将健康惠民政策、暖心服务举措送至莞邑千家万户,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莞家福”为一年期产品。2025年“莞家福”已正式上线。即日起,东莞市民可通过“东莞医保”“莞家福”公众号等渠道,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再添一重保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