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驰骋在“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

来源:东方网    2025-04-25 09:46
来源: 东方网
2025-04-25 09: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首列列车运行以来,稳定开行十余年之久。从最初仅在一座城市开行,到如今已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欧洲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成长为国际间贸易的重要纽带。中欧班列的出现打破国际物流固有格局,它不仅是中国国内经济“破局”的关键,还带动了沿线城市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为全球市场打开了新的大门。

中欧班列,世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自运行以来,已连接超50个国家,160座城市;编织出一张巨大且繁忙的国际贸易网络,让沿线的地区和国家的产业、市场紧密相连,优化了市场供需状况,曾经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原因而滞销的产品,如今依靠中欧班列强大的带动能力,这些产品得以快速进入全球市场,让众多中小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让世界经济版图向均衡稳定的方向前进。

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行的“稳定器”。 在国际局势风云多变的当下,中欧班列凭借其独立的运营体系,在诸多外界因素干扰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开行,持续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疏通物流脉络。使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得以稳定且持续地开展,夯实企业开展国际业务信心,源源不断为全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续写世界贸易新篇章。

中欧班列,绿色环保运输的“践行者“。 铁路的运输模式,有着极大的运载能力以及极高的能源利用率。不仅如此,中欧班列以电力驱动为主,在相同运载量情况下,相较于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大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影响着国际物流发展。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声,打破了大漠的寂静,拉开了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序幕;两千载岁月流转时至当下,他们的后人用阵阵的汽笛声呼应着全球经济携手发展的时代呼声。中欧班列承载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历史的使命;它穿梭于中欧大陆,让历史的底蕴与时代的机遇相互碰撞、交融,为各国之间国际合作、互利共赢铸就新引擎,推动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早日实现。(庄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