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珀莱雅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5 16: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25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珀莱雅连续第五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日,珀莱雅(603605.SH)正式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围绕“美美相生,共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绿色美妆、品质创新、多元包容到规范治理,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呈现了珀莱雅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多维实践,交出了一份兼具行业引领力与社会责任感的答卷。

2024年,珀莱雅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ESG)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公司包装材料中可持续包装材料占比达33.88%,对比基准年(2021年)提升33.72%;投入258.87万元用于社会公益,截至报告期末,2022-2024年累计投入1,268.45万元,2022-2024年直接受益人次累计达98万人次;数据均提前达成《珀莱雅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5)》的2025年目标。

作为化妆品行业ESG领域的先行者,珀莱雅在2024年也持续获得权威认可。珀莱雅连续两年在Wind ESG评级蝉联AA级、个人用品Ⅲ综合得分行业排名第一,并获评Wind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 ;在国际评级CDP气候问卷,连续两年维持B评级,持续领跑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珀莱雅ESG部分评级表现图)

绿色美妆:可持续包装比例达34%、单位产品碳排放较 2021 年下降 18.46%

2024年,珀莱雅从可持续产品与消费、循环经济、降低运营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低碳闭环,将绿色转型推向新高度

2024年,公司对珀莱雅双抗焕亮精华液(双抗精华3.0)进行评估后,其综合可持续等级为四星其中,双抗精华3.0淘汰了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使用环境更友好的合欢树皮提取物进行替代,有效增强抗糖、抗氧功效;使用替换装设计,外瓶分离,便于PP塑料内瓶回收,报告期内减少塑料使用70.64吨等。后续,公司也将对珀莱雅更多产品评估可持续等级。

公司通过微博、小红书、官网等渠道,宣传产品可替换装设计、成分信息,在提升消费者对安全使用及合规处置产品认知的同时,持续传递可持续消费理念。2024年,珀莱雅联合 “物与再生开展 空瓶回收计划,线下参与空瓶回收人次 231 人,回收空瓶 317 个。

(珀莱雅携手“物与再生”开展可持续消费者教育活动)

在绿色包装革新领域,通过简化生产工艺、结构优化、装配优化和材料使用提升包装可持续属性。2024年,公司包装材料中可持续包装比例较2021年提升‌33.72%‌,包括明星单品赋能鲜颜淡纹紧致霜(3.0版)等5款产品均推出环保替换装,2024年累计减少塑料使用300吨、金属铝157千克,相当于减少938.23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在推进环保包装方面实施系统性优化,于2024年持续推进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纸张的应用。与此同时,公司多个品牌致力于推动包装回收与重复利用。彩棠品牌部分产品线使用PP塑料循环箱替代传统瓦楞纸箱,累计节约5吨瓦楞纸张‌;公司绿色循环箱使用次数突破‌125万次‌,同比增长‌55.80%‌,形成可复用的绿色物流体系。

(珀莱雅双抗精华3.0替换装展示海报)

2024年,公司持续践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的理念,并获得积极成效。湖州工厂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未来工厂”“浙江省智能工厂”“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湖州市节水型企业”,标志着珀莱雅的绿色制造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又一次获得了国家权威认可。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 46.66%,通过自建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 2562.09 兆瓦时,购买 7104 兆瓦时绿色证书,2024年,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范围二)对比基准年下降18.46%。

在负责任采购上,珀莱雅2024年所采购的棕榈油衍生品中使用RSPO认证棕榈油的采购重量占比达48.86%,且护肤工厂获得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SPO)供应链认证(Mass Balance(MB)模式),同时,董事长侯军呈应邀接受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SPO)专访视频,分享珀莱雅的可持续棕榈油之路。

(珀莱雅董事长侯军接受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SPO)专访)

品质创新:产学研融合与科技创新双轮发力

在 “中国美妆走向世界” 的进程中,珀莱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搭建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研发实力。2024年,珀莱雅研发费用投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1.21%,研发投入金额连续三年双位数增长。

2024年,珀莱雅欧洲科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其全球化研发布局又嵌入一块关键 “拼图。该中心聚焦抗衰老、敏感肌护理及美白三大赛道,搭建起中国市场需求与国际尖端技术的双向通道。依托杭州、上海及法国巴黎三大研发中心,珀莱雅逐渐形成“需求洞察-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的闭环体系。报告期内,专利申请数量为64,专利授权数量为25,有效专利数量共计229,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数量共计123。

此外,企业打造了全链路品控体系与敏捷响应机制,创新数字营销提升消费体验,构建严密隐私防护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保障。2024 年,护肤及彩妆工厂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 100%,全年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零违规。依托线上线下全周期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客诉响应机制,实现售前售中售后闭环管理。

作为行业引领者,珀莱雅也在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Off&Relax 联合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毛发专病医联体发布《亚洲人头发健康白皮书》,为亚洲人头皮及头发健康养护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导意义;公司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共建国内首个校企联合毛孔专业实验室;与上海交大共建头皮健康联合实验室;亮相 2024 中国香化行业年会暨博览会,积极开展行业交流与分享,展现品牌影响力。

(科瑞肤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建国内首个校企联合毛孔专业实验室)

多元包容:多元共融文化点亮社会价值‌

珀莱雅持续将 ESG 理念融入企业基因,在员工发展、性别平等、社会公益等方面成果显著。

2024年,企业内部女性员工占比 69%,女性管理者比例达 60%,彰显对多元文化的积极践行。在员工成长方面,珀莱雅实现员工培训100%覆盖。通过特训营系统提升专业力,依托精准人岗匹配机制实施项目历练,同步建立行业领先薪酬、健康保障与弹性办公三位一体福利系统,构建起有温度的职业发展生态。

作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行者,珀莱雅持续深化"商业向善"理念,通过系统性公益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聚焦热门社会议题,围绕"“性别平等”“心理健康”“青春与成长”“爱与亲密关系”开展社会倡导活动。继续以浙江珀莱雅公益基金会为载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教育、区域共富、女性发展和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依托浙江珀莱雅基金会平台开展员工志愿者活动,全年累计志愿服务 1263 小时。

(珀莱雅聚焦不同议题开展社会倡导活动)

报告显示2022-2024年公司累计投入社会公益资金达1268.45万元,直接受益人次累计达98万人次,提前超额完成原定2025年的公益战略目标,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发展。

规范治理:可持续发展表现与董事高管薪酬挂钩 以长期主义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年,珀莱雅以规范治理为核心,持续夯实发展根基,通过优化治理体系、强化风险管控、践行商业道德及知识产权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报告期内,召开 2 次股东大会、4 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发布 4 份定期报告、58 份临时公告,实现决策程序合规性与执行效率双提升‌;开展 9 次投资者调研沟通活动,接待超 2000 名机构投资者,确保信息透明化。2024年,公司荣获 “最佳信披奖”、“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等外部荣誉,且珀莱雅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获上交所A级,彰显了公司规范治理获得广泛认可。

在努力实现规模快速成长、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也切实关注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据报告显示,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90元(含税)、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4.69亿元(含税)。自上市以来,珀莱雅在回报股东方面不遗余力,累计分红及回购金额达20.02亿元(含2024年度拟分配的现金红利),展现出公司发展的良好信心与长远规划。

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珀莱雅再一次将可持续发展与高管薪酬挂钩,是国内率先做出这一探索的公司之一。公司把可持续绩效纳入董事及高管可变薪酬体系,并制定短期、中期、长期激励发放规划,确保绩效挂钩从各方面提升董事及高管ESG管理的积极性及可持续性,从而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好实现。

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恪守商业道德,2024年,面向面向全体员工举办 “爱廉说”廉洁合规宣传主题周活动,面向供应商持续开展商业道德培训,且董事会参与反贪污培训覆盖率100%,持续推进构筑阳光廉洁、风清气正的商业文化环境。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海路线,其实企业的社会价值不再是与利润对立的,相反,这是一种战略资产和战略护城河,尤其是像珀莱雅这样的企业,已经不单单是企业领头羊。展望未来,董事长侯军呈表示:珀莱雅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高水平开展 ESG 工作,锚定“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的“双十”战略愿景,在做好自身企业的同时持续推动中国美妆的高质量发展。让每一步发展都怀着对地球的敬意,让每一份成就都化作对社会的回馈。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