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阳高县御泉广场飘着杏花香气,68岁的李奶奶攥着褪色的布手帕,来到联通服务台前。她不知道,这个普通的春日上午,会成为她人生中第一次“触网奇遇记”的起点——而这,正是中国联通大同分公司“联通客户日”活动现场发生的真实故事。
智慧春风吹进烟火人间:千兆网络里的民生温度
“阿姨您看,对着手机说‘打开电视’,客厅的大屏幕就亮啦!”在智慧家庭体验区,工程师小张半蹲着为李奶奶演示声控智能家居。这一天,像李奶奶这样的“科技探索者”来了30多位。在千兆宽带体验区,网龄12年的王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冲进千兆宽带体验区,看着4K电影画面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屏幕:“我要发朋友圈!我家孩子总说我跟不上时代,这回可得让他看看‘老妈的千兆生活’。”工作人员现场为12户家庭绘制“网络户型图”,用彩笔标出信号薄弱点,量身定制方案——这些写满专业术语的纸张,在居民眼里是比春日暖阳更温暖的承诺。
适老服务专区的眼泪与笑声:跨越数字鸿沟的“每周之约”
在“银发暖心角”,一场特殊的“故事会”正在展开。当工作人员演示完“语音转文字”功能,李奶奶突然举起手:“我要讲讲小靳姑娘的事!”原来,老人独居多年,儿子在深圳工作。去年冬天,联通综合营销经理小靳第一次敲开李奶奶家门时,老人正对着手机屏幕发愁——想给孙子发语音,却总误触删除键。从那以后,每周三下午三点,小靳都会带着打印好的“手机使用小贴士”准时出现:教她用“关怀模式”放大字体,设置“一键呼叫”快捷键。“上周我还给儿子发了段广场舞视频呢!”奶奶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几十张祖孙俩的视频截图,每张都仔细标注着日期。这样的故事,在活动现场化作一面“暖心墙”:退休教师张大爷贴上“感谢帮我找回电子医保卡”的便利贴,外卖小哥小王写下“希望农村也能快点通千兆”的心愿——这些带着温度的字迹,正被工作人员逐一拍照存档,成为服务升级的“导航图”。
24条建议背后的“服务承诺书”:从广场恳谈到全城行动
“宽带维修能不能像外卖一样实时追踪?”“套餐能不能像奶茶一样自由搭配?”在“民生恳谈会”上,用户代表们的提问像连珠炮般抛出。联通公司的副总经理赵冠兰边听边记,笔记本上的字迹越来越深:“您提的这几点,我们当场拍板——”他拿起话筒,宣布启动“宽带义诊进社区”计划:“5月底前,我们会带着专业设备走进全市200个小区,就像给家庭网络做‘CT扫描’,哪儿不通修哪儿!”话音刚落,掌声里混着几句方言感叹:“这才是咱老百姓的‘贴心网’嘛!”更让人惊喜的是,现场同步发布的“适老服务白皮书”:全市营业厅设立“银发服务驿站”,配备放大镜、血压仪,每周二开设“智能手机公益课”,还特别印制了《防诈漫画手册》——这些细节里藏着联通人的“服务理念”: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把每个用户装进心里。
从“30分钟首联”到“慢必赔”:写在春天里的服务承诺书
活动尾声,阳光穿过智慧家庭体验区的玻璃,在“服务承诺公示板”上投下金色光斑。最显眼的位置写着三组数字:30分钟首联”,“15分钟履约”,实现“当日通、当日好、慢必赔”。“这不是数字游戏,是咱们的‘军令状’。”赵冠兰指着公示板,身后的“银发服务驿站”里,志愿者正扶着老人体验“刷脸认证”。春风掠过广场上的“品质联通 情暖三晋” 横幅,把“当日通、当日好”的承诺带向街头巷尾。
当科技有了人情味
暮色四合时,李桂兰奶奶攥着刚领的“适老服务联系卡”往家走。手机突然震动,是小靳发来的消息:“奶奶,明天教您用视频美颜功能呀”老人摸着屏幕轻笑,杏花落在肩头,像极了千兆网络信号满格时,那个跳动的绿色小标。这或许就是“数字惠民”的真正温度: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工程师蹲在地上调试路由器的背影,是综合营销经理手写的200张“防诈便签”,是每个客户日里,那些被认真倾听的家长里短。当科技学会弯腰,当服务长出耳朵,数字化浪潮里,便再也不会有被遗忘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