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青春力量构筑幸福“银龄”新图景

来源:东方网    2025-05-08 16:10
来源: 东方网
2025-05-08 16: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深入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系列康养服务实践活动,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区域老年群体打造精神文化栖息地,彰显了当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使命意识。

协同聚力:红色基因赋能为老服务创新实践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的统筹指导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联合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组织及专业社工力量,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彰显了“政校社”协同治理的创新范式,并与当地主管部门、养老服务机构、金井片区管理局、君山社工站、金井社工站及盐城社区等6家单位签订战略共建协议。此次创新实践不仅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为老服务新生态,更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银龄岚途”团队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探索以青春智慧赋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路径,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团队负责人与相关部门签订共建协议

青春践行:以创新服务回应银龄群体需求

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立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特性,创新设计“文化传承+健康促进”双轨服务模式。在平潭国德康养中心、童心颐养中心等12家养老服务机构,系统开展非遗剪纸创作、传统香囊手工制作等互动项目,辅以科学编排的拍拍操等康体训练活动,构建了传统文化浸润与健康促进相融合的适老化服务场景。在大坪村、盐城社区,联合“斗阵行”台胞志愿服务队共同打造“闽台民俗投壶乐”、“筷尖乡愁,球传家话”等特色项目。此次文化传承活动融合了闽台文化元素的民俗体验,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强了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入感,让老年群体在愉悦体验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为老服务现场

德润桑榆:实践创新点亮为老温情之路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以躬身实践为炬,点燃跨越代际的文明薪火。这束璀璨光芒穿透代际沟通壁垒,于岁月长河中勾勒出社会和谐新画卷,为老龄社会高质量发展留下深刻注脚。活动现场,温馨与活力交织,青年学子通过“数字助老”行动,化身数字时代的引路人,悉心指导老年人使用团队研发的智能手环、体验线上多功能健康监测;老者们则以“银龄讲师身份”传授毕生积累的生活智慧与传统技艺。书法课堂上,老者与青年同执毛笔,一横一竖间传承的不仅是笔墨技法,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传统手工制作环节,青年学子躬身为长者佩戴老花镜的细微之举,构建起代际双向赋能的互动场景。这些生动场景,既是中华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演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鲜活范例。

当前,社区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已凝聚起强大合力,构建起涵盖基础生活保障、精神文化滋养、智能技术赋能的三大服务模块。这场跨越代际的温暖接力,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是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代际共融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未来,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将持续深化“政校社”协同创新机制,积极联合各部门共同开展实践活动,推动代际双向赋能模式持续拓展深化,让青年群体在践行社会责任中不断成长,老年群体在代际互动中焕发新生。

“银龄岚途”养老团队大合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