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鸿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助推核工业装备自主化进程

来源:东方网    2025-05-09 09:49
来源: 东方网
2025-05-09 09: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百鸿国际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鸿)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加快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步伐。百鸿深耕离心泵领域20年,已发展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核工业级极端工况离心泵”在高腐蚀、高温高压等极端工况条件下表现稳定可靠,凭借卓越的技术性能与应用适配性,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3.59%,稳居行业前列,彰显出强劲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高性能、高可靠、高适配,构筑泵阀核心竞争力

百鸿成立于2005年1月,位于上海市松江工业园区,现有员工70余人。公司专注于极端工况条件下高分子离心泵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在耐腐蚀、耐高温、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方面表现出色,集成高效、安全、环保等多项技术特性,在核工业等高标准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适配性强的综合优势。

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百鸿还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逐年增长,2024年持续加大并超过660万元,研发团队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公司已通过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认定。同时,公司深度参与国家标准GB/T 3215《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及GBT 26500《塑料衬里复合钢管和管件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及基本参数》的起草制定,产品技术参数对标德国EN22858标准先进水平。

在产品制造体系方面,百鸿引进国外先进泵技术,产品设计及生产全过程严格执行GB、JB、ANSI、API、BS、DIN等国内外标准,广泛适用于强腐蚀性介质的工业输送系统。目前,公司已取得TS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及泵类产品生产许可,并建立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高可靠性和环保要求下稳定运行。

依托自建技术研发中心,百鸿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取得关键突破,首创的自适应密封结构技术优势显著。首先,通过辅助静环形变机制提升密封组件的自适应能力,有效应对不同运行环境下的密封挑战。其次,结合高性能辅助密封圈与耐腐蚀连接隔离组件,大幅增强产品在化学介质工况中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再次,该结构实现了密封可靠性较传统方案提升约50%,全面对标德国EN22858(ISO2858)国际标准。最后,百鸿加速了国产高端泵阀装备在核工业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化进程,为我国高腐蚀流体输送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市场发展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政策红利双重作用下,百鸿近三年销售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冶金、化工等关键领域,已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ENAMI)、以色列化工(ICL)等国际头部企业保持稳定合作,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全球市场布局持续拓展。

企知道科创空间赋能,构建高端电力装备创新生态圈

为进一步提升科创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百鸿选择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科创空间汇聚了全球先进的产业数据和技术资源,拥有6.9亿企业信息、3.2亿主营产品信息、1.9亿专利等数据资源。在此次合作中,科创空间将助力百鸿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同时,百鸿可以借助产业链图谱和招投标动态挖掘行业上下游潜在商机,触达更多客户,提高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百鸿将继续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重点布局智能化、绿色化电力装备的研发与落地应用,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体系。同时,公司将以更强的技术实力与产品能力,为国家重大战略级核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核装备核心部件自主化进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装备国产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