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专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升级

来源:东方网    2025-05-12 10:20
来源: 东方网
2025-05-12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7日上午,“熊猫专列·成都号”试运行列车从四川成都安靖站驶出,开启试乘体验之旅。

当宝石蓝涂装的“熊猫专列·成都号”从安靖站缓缓驶出,一列火车不仅承载着游客的诗与远方,更开启了中国文旅融合的全新范式。这趟以熊猫为主题的品质型旅游列车,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文旅模式的深度重构和区域发展的强劲赋能,正在成为中国文旅产业升级的标杆。

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熊猫专列·成都号”将天府文化基因融入列车的每一个细节,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旅行中焕发新生。车厢内,蜀锦、蜀绣、竹编等7大类近60幅非遗臻品构成“流动的艺术画廊”,乘客在品茶观剧时即可触摸千年文脉。车身设计以贡嘎雪山为灵感,琉璃蓝涂装与“太阳神鸟”暗纹交相辉映,将东方美学与地域特色完美融合。

文旅融合的深度重构。“熊猫专列·成都号”打破传统旅游的时空边界,构建起“快进慢游”的沉浸式体验体系。其新疆线路全程16天,串联天山天池、喀纳斯等21个景点,通过“夜行日游”模式将交通时间转化为深度体验时间,游客在喀什古城可停留3天感受西域风情。列车创新“列车+目的地”复合游线,与沿线景区联动开通免排队通道,并将酒店住宿安排在景区附近,最大限度提升游览效率。

区域发展的强劲赋能。“熊猫专列·成都号”的价值远不止于旅游产品本身,更在于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作为成都双机场枢纽的延伸,专列成为国际游客“入川出川”的重要通道——境外旅客直飞成都后,可便捷换乘专列前往新疆、东北等地,形成“一程多站”的旅游闭环。这种“枢纽+专列”模式,不仅提升了成都作为国际门户城市的地位,更激活了沿线地区的文旅资源。据测算,一列熊猫专列停靠可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0%以上,新疆喀什等地的非遗工坊因游客涌入订单量翻倍。更深远的是,专列通过“铁路+文旅”的跨界融合,盘活了闲置铁路资产,将传统普速列车改造为“移动的五星级酒店”,为铁路部门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从“绿皮车”到“文化客厅”,“熊猫专列·成都号”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当列车穿行于雪山与戈壁之间,窗外流动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中国文旅融合的美好未来。将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载体,以创新思维重构产业生态,更能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黎日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