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与巴西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央行与巴西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05-14 15:1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5-05-14 1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3日,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利波罗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全面推进两国央行深化合作,包括完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相关技术交流,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本币合作,为两国金融市场提供本币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加强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等。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将有助于扩大两国间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013年,中巴两国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互换资金规模为1900亿元。近年来,中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业内人士表示,续签协议有助于深化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人民币在巴西及拉美地区使用。与此同时,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两国加强货币合作,将向市场释放两国携手共进、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维护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

业内人士还表示,在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巴西央行可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双边贸易。从过去实践看,中国人民银行也会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便利、友好的环境。

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融资安排,一国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以此获得对方货币流动性,一般用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目的,到期后再相应换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陆续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多年来,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算上此次与巴西央行的协议,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