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焕发新生机。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诸暨市牌头中学积极响应诸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诸有优学”因材施教项目,通过构建“数据驱动、个性定制、精准反馈”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因材施教特色之路,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牌头中学构建了多样化的数据采集系统,精准分析学情,系统智能辅助学生复习错题、推荐针对性练习题,有效攻克薄弱环节,依托个性化学习手册探索精准教与个性学的深度融合。
以数学学科为例,学校采用双周训练模式。教师在命题前精心审题,确保试题契合学生学情。考试后,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手册查看成绩与错题分析,了解薄弱环节。教师在试卷讲评时,结合系统分析的数据,重点讲解共性错题,并通过回收检查个性化学习手册,了解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实现教学闭环管理。此外,针对临界生,建立追踪档案,记录个性化学习手册的完成率、优秀率等数据,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英语学科在高一、高二年级以限时训练为主,保持高效节奏。高三则在首次考试后采取“一周一练”的模式,通过“星火智批”功能实时反馈练习结果。学生利用作文个性化分析报告识别语法、词汇、行文结构等问题,老师针对解题思路开展讲解,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消化知识。
表1 数学和英语学科应用案例
在2024年诸暨市普通高中优秀精准教学应用成果展评活动中,学校英语组蒋燕琳老师以《基于大数据的高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的课题获得英语组一等奖,数学组黄莺老师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中数学精准化教学的初探》的课题获得数学组二等奖。蒋燕琳老师介绍道,学校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的题库与数据,在新课刚结束后进行教学进度同步组卷,并通过一次次累积的学情数据再进行针对性回顾训练,解决学生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问题。
图1 英语组蒋燕琳老师获奖照
图2 数学组黄莺老师获奖照
从智慧校园的底层架构到精准教学的顶层设计,牌头中学以数据为纽带,重构了教与学的生态。这一模式不仅回应了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诉求,更彰显了技术赋能下因材施教的无限可能。未来学校将拓展精准教学至各个学科,探索更多技术赋能的课堂形态,持续深化“诸有优学”因材施教项目,通过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探索因材施教更多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