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宁明粤桂协作】粤桂携手,新会宁明共谱教育协作华章

来源:东方网    2025-05-23 09:47
来源: 东方网
2025-05-23 0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2021年新会与宁明开启结对协作之旅,两地教育交流愈发频繁,协作机制也日臻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新会区秉持“新宁协作,前景无限”的理念,通过人才交流、项目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选派共派出20名优秀教师到宁明县开展支教工作。两地跨越地域的教育携手,为宁明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自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的高中化学教师张明游,支教于宁明县第二高中,担任高一化学教学工作。他每日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备课,精心雕琢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他以妙趣横生的方式讲解化学知识,把抽象的概念巧妙转化为直观的实验和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轻松领悟。课后,他耐心细致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励学生积极探寻化学的奥秘。

图为张明游老师主持科组教研活动

作为师徒结对的导师,他还负责指导两个科组的年轻教师徒弟。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常常与徒弟们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宁明县第二高中邓副校长评价道:“张老师教学技艺精湛,工作态度极为敬业。他带来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我们的化学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开辟了崭新的思路。他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的教师队伍培养增添了新的动力。”

经过张老师一学期的悉心教导,在第一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他所任教的2408班和2414班,班级平均分在高一年级均名列前茅。其中,2414班平均分位居全年级第一,全年级前五名中有四人出自张老师所任教的班级。期末考试中,两个化学科代表更是并列全年级第一。张老师凭借出色的教学成绩,两次荣获学校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

来自新会创新中学的初中化学老师林月笑,支教于宁明第二实验学校,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兼任宁明县教研室化学教研组成员。她深知中考对学生意义重大,每日都为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全力以赴。她认真钻研中考大纲,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课堂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化学知识的精髓。宁明县分管教研室工作的符副局长称赞道:“林老师专业素养深厚,对中考的研究极为深入。她在教研工作中积极参与,为我们的化学教研工作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在把关中考方面,她更是尽职尽责,为宁明县的化学中考成绩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自新会葵城中学的初中英语老师李林清,支教于宁明县民族中学七年级英语。他以活泼开朗的教学风格,迅速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他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让学生有机会用英语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他对学生关怀备至,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宁明县民族中学的吴老师说。

图为李林清老师给学生上英语课

来自新会区红卫小学数学老师黄祖耀,支教于宁明实验学校,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他不仅在教学上认真负责,还十分注重班级管理。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数学教学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宁明实验学校的领导评价道:“黄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他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加团结和积极向上。在数学教学中,他能够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近年来,新会与宁明开展的粤桂协作工作,持续聚焦宁明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借助粤桂协作项目资金,重点援建了宁明县的多所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例如,投入粤桂协作项目资金1600万元援建的宁明第二实验学校。学校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家庭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让这些孩子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还有力推动了宁明县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此外,新会区还投入专项协作资金1000万元用于宁明第三高中的饭堂建设与风雨运动场馆建设,助力学校完善基础设施。

在资源共享方面,两地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两地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两地教育部门签订了“启超家风代代传”框架协议,通过打造“家风”促“民风”品牌,结合宁明县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会区与宁明县的教育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宁明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同时,两地教育协作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新会区与宁明县将继续深化教育协作机制,推动两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共同书写教育协作的新篇章。(黎少驹 吴可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