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陵艺脉淌星河 稚手皴染赤子心
——全椒县美术馆以多维艺术实践浇筑家国情怀
在全椒南屏山脚下,全椒县美术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以艺术为笔、情怀为墨,精心谱写着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近年来,这座文化地标紧扣 “地方文化” 主线,创新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入光影艺术、手工创作与传统文化体验之中,搭建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艺术桥梁,让爱家乡、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正如美术馆负责人所言:“我们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既富趣味性又具思想深度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艺术赋能,创新红色教育新范式
全椒县美术馆打破传统教育藩篱,以多元艺术形式为载体,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机。在《红星照耀中国》观影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光影回溯峥嵘岁月;“童阅红色经典” 绘本共读环节,《小英雄王二小》等故事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亲手折制红军帽、制作国旗,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纸张与布料,更是历史的温度。活动组织者赵笛娟深有感触:“每一顶红军帽,都承载着孩子们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他们在实践中与历史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美术馆还创新将动画电影与红色精神相融合。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活动中,孩子们从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呐喊里,感悟到家国担当的深刻内涵。一位家长惊喜分享:“没想到一部动画片能传递如此深刻的价值观,孩子看完后主动表示要学习哪吒的勇敢。” 此外,《长安三万里》观影与唐诗吟诵结合,“墨香童趣” 展览中书法与创意美术碰撞,多维度的跨界融合,让艺术教育真正 “活” 了起来。
深挖底蕴,打造 “可触摸” 的乡愁记忆
全椒县美术馆积极探索传统文化 “活化” 路径,以艺术唤醒人们心底的乡愁。新春楹联展上,书法家挥毫泼墨书写椒陵风物,“百里扁舟辞故土” 的诗句引发市民对家乡的无限情思;少儿书法美术展中,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勾勒家乡山水,硬笔书法的工整、软笔水墨的韵味,尽显文化传承的蓬勃生命力。
“诗画长安 梦回盛唐” 活动更是一大亮点,将古诗与电影《长安三万里》深度融合。孩子们化身 “古诗小创客”,用贴画重现 “床前明月光” 的意境,在盛唐诗意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兴奋地说:“高适追梦的故事让我懂得,只有坚持才能实现理想!” 通过艺术触发情感共鸣,全椒县美术馆让爱国教育真正做到 “入脑更入心”。
坚守初心,培育新时代爱国少年
“传承文化、服务大众” 是全椒县美术馆始终坚守的初心。数据显示,自 2024 年至今,美术馆已成功举办超 10 场红色主题活动,吸引 500 余组家庭踊跃参与,活动辐射超千人次。在这里,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创作者与体验者。他们用热气球贴画描绘梦想蓝图,用国旗手作抒发爱国情怀,用观影感悟思索责任与成长。
美术馆秉持 “低门槛、高互动” 理念,活动面向学龄前儿童至中学生,覆盖亲子家庭、学校团体及社区组织,让文化浸润每一个角落。一位多次带孩子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孩子现在不仅爱看动画,还主动学习历史故事,甚至当起了我的古诗小老师!”
创新引领,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从 “墨香童趣” 展览中脱颖而出的 “小小艺术家”,到红色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爱国小使者”,全椒县美术馆以创新为动力,为地方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种 “寓教于艺” 的创新模式,赢得家长、学校的广泛赞誉,更成为周边县市文化机构争相借鉴的范本,展现出强大的示范效应与传播价值。
在全椒县美术馆,艺术与爱交织,传统与未来共鸣。这里的每一场活动,都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每一次创意碰撞,都在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正如活动寄语所言:“以文化为纽带,让爱国情怀在光影交错中流淌,让地方文化在创意碰撞中焕新。” 未来,全椒县美术馆将继续以艺术为舟,载着文化传承与爱国情怀,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图:全椒县美术馆;文:王丹丹 赵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