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小学老师以"AI+温度"探索教学新路径

来源:东方网    2025-05-28 09:59
来源: 东方网
2025-05-28 09: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快速发展的AI时代,一线教师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教育初心?六一儿童节期间,大连市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小学1年3班班主任郑立华老师,带着学生们使用AI技术生成的“25年后职业画像”六一礼物,通过“可视化理想”,显著提升孩子目标感,并引发家长与业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郑立华致力通过创建"郑在成长2025"微信公众号、设计数智化班级管理系统、践行"问题化学习"理念,将AI工具与情感教育深度融合。在此次“AI描绘未来职业画像”活动中,由儿童口述“25年后的职业愿景”,如潜水员、医生、飞行员等,老师通过AI工具即时生成专业级未来职业的形象图片,让理想可视化、场景沉浸化,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和家长们直观感受教育的前瞻性。

郑立华放弃休息时间打造的“郑在成长2025”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其践行智能化、个性化、可视化的新型家校沟通体系的载体。该微信公众平台,还计划记录孩子们小学期间的成长影像,利用AI技术等生成电子纪念册、视频等,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加生动。同时,郑立华也将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心得,毫无保留地通过该微信公众平台和年轻教师分享;一些知识上的难点,家长们关注的问题,也通过这个载体,从单向通知到多元互动,从结果告知到过程共享,从定时沟通到即时交流。

“AI不是替代思考的工具,而是拓展认知的伙伴。”郑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应用多项技术: 如精准学情分析,借助AI评课系统为青年教师课例生成“诊断报告”,量化课堂提问有效性;沉浸式学习,在语文课程中,用生成式AI创建可对话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们迅速沉浸到情境之中。借助AI,郑立华带领一年级新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技术有边界,育人无止境"的特色教育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