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正积极研究更多推进债市对外开放措施

人民银行正积极研究更多推进债市对外开放措施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07-09 14:3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5-07-09 14: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7月8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发言称,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不移扩大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目前“正积极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其他措施。”

据江会芬介绍,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化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联通合作,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推动建立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一站式开户平台,与财税部门共同推动明确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后续免税安排;三是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产品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多个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债券通运行八年来,规模稳步增长,机制逐渐成熟,在深化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达4.4万亿元,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了近400%,已有1169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今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剧烈波动,但中国金融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全球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今年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江会芬说。

针对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江会芬在发言中也介绍了三项新的对外开放优化举措。

一是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今年1月,央行宣布了优化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的一系列举措,其中,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银行等措施目前已落地。“近期,我们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江会芬说。

二是优化债券通项下的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便于境外投资者开展流动性管理。“我们将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支持香港CMU(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参照债券回购的国际通行做法,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进一步盘活质押券。”江会芬说,后续央行还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

三是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今年,在丰富产品期限和类型的基础上,将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债券通南向通扩容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为非银机构拓宽全球资产配置渠道,有助于其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也将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深化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