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之畔的剧魂:凤台推剧的传承与新生

来源:东方网    2025-07-17 10:56
来源: 东方网
2025-07-17 10: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探访:剧团深处的坚守

当一种地方戏曲在岁月里流转,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段表演,都是地域文化最生动的注解。凤台推剧这朵扎根于淮河两岸的艺术之花,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淮水沿岸人民的淳朴与善良。

走: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安徽省凤台县推剧团,拜访了推剧团苏团长以及导演王怀斌老师,听他们讲述推剧的历史、艺术特性,以及它在时代变迁中的起伏与发展。

(凤台县推剧团所在地,承载着推剧艺术传承的厚重历史。)

亲历:排练场上的炽热情怀

看:此外,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推剧演员们的排练现场,他们精心排演的传统剧目:《清风亭》、《恩仇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推剧即使作为地方戏曲和濒危小剧种,也难掩每一位演员十足的认真和满腔的热爱。我们目睹了演员们如何用细腻的身段、婉转的唱腔,演绎民间的悲欢离合,不禁深深地沉浸其中,切实体会到了推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顽强生命力。

(推剧演员在排练中全情投入,展现传统剧目的艺术魅力与演员的深厚功底。)

溯源:百年艺术的独特风骨

讲:从苏团长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窥见推剧诞生的脉络。相传昔年水患为灾,一位花鼓灯老艺人背井离乡谋求生路,途中博采各地民歌小调之精华,归乡后与凤台本土乡音融合,终成这一独具风骨的剧种。其唱腔从“清音调”逐渐发展为“一条线调”,在岁月打磨中显现出鲜明的戏曲特质。

溯源之后,推剧团中作为戏剧资深演员和专业戏剧导演的王导,为我们细细铺陈推剧的行当与伴奏玄机。

这般兼容并蓄的起源,使得推剧的行当体系与京剧相似,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纲,每纲之下又细分诸多支系,如生角便含老生、小生、风流生等,于细微处见章法。

谈及伴奏器乐,王导更是如数家珍。他解析戏曲文武场的分野:丝竹悠扬者多为文场,负责铺陈意境;锣鼓铿锵者多为武场,专司烘托张力。而“鼓老”则是整场戏曲的指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在乐队中引入了大提琴作低声部的烘托,使音乐的情感更为丰富,旋律更加饱满。

我们从王导的讲述中不只领略了推剧的魅力与风采,也同样体会到了一场戏剧演出诞生的不易。在我们的团队身临其境,参观了推剧团的彩排后,方才发现,从剧本的字斟句酌到走台的反复打磨,从舞美的光影营造到道具的分毫考究,每一个环节都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相较于单纯的音乐演出,戏剧的呈现更像是一场立体的文化织绣,需众人以心血为线、以匠心为梭,方能在舞台上织就那一方流动的乾坤。

这般繁复与赤诚,更让我们对这推剧艺术多了几分敬畏与珍视。

(推剧艺术源于花鼓灯与淮河地域文化的交融。)

(推剧行当体系完备,角色刻画细腻入微。)

破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思:濒危剧种的保护和传承,是长期以来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苏团长向我们介绍,推剧这一濒危的地方小戏,之所以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取得不小的成绩,全靠一代又一代推剧团成员的不断思考与探索。对于推剧未来的发展,苏团长分享了他的想法:广纳年轻力量,打造创新剧本,扩大观众群体,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出更多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在采访推剧团现导演王怀斌老师时,他对我们说:正努力尝试将电子乐与西洋乐努力融入推剧的传统配器当中,从而营造出更宏大的音响效果;同时不断地创作、打磨新剧本。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融入喜剧故事,孝道故事及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等等。不断扩大观众群体,打破传承壁垒。助力推剧的活态化传承。

(推剧团积极吸纳培养青年人才,为传承注入新活力。)

(导演王怀斌积极探索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推剧,推动创新发展。)

使命:守护文脉的时代担当

做:身临其境,我们惊叹于推剧的蓬勃生机,它不像濒危的剧种,更像一部底蕴深厚、气象万千的盛大剧目,这更让我们深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在肩:我们必须成为破局的力量,助力推剧突破“围城”的困境,在挑战中开辟新路,于奋斗中焕发新生。生逢盛世,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与时代机遇,这不仅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为着贡献社会、守护文脉。

让我们汇聚各界力量,共护非遗火种不熄,以创造性的转化,在时代的脉搏中延续这古老艺术的生命之光。

文:代宇晨,刘锦慧,沈铭媛,杨凯迪,张者 摄:刘锦慧 乐子睿 任梦婷 代宇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