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心灵彩虹种子 绽放乡村少年笑颜”——淮北理工学院“彩虹种子”团队暑假三下乡实践纪实

来源:东方网    2025-07-19 15:46
来源: 东方网
2025-07-19 15: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聚焦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2025年7月1日,淮北理工学院“彩虹种子小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淮北市杜集区五彩宝贝康复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吹响了高校助力乡村特殊教育振兴的奋进号角。开展系列特色艺术疗愈活动,为特教儿童精心打造“感知-表达-成长”的沉浸式平台。活动秉持“分层支持、全员参与”理念,巧妙融合粘土、扭扭棒、音乐等多元艺术载体。为特教儿童送去温暖与陪伴,用创意与温情点亮特殊儿童成长星光。

7月1日至5日期间“彩虹种子小队”深入五彩宝贝康复中心,成功为特教儿童开展系列艺术疗愈活动。粘土创作课上,孩子们在趣味律动中激活活力,个性化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捏塑中收获成就感,作品展览与共青团杜集区委员会工作人员为小朋友筹备的集体生日会,更让关爱与温暖浸润心灵。扭扭棒活动中,孩子们在触感体验与创意弯折中突破自我局限,完成成长蜕变。“海底世界”粘土主题创作,成为特教儿童释放情绪、锻炼精细动作的温情窗口。奥尔夫音乐实践则以互动游戏、故事演绎与乐器合奏为桥,让孩子们在节奏与旋律中培育勇气、建立自信。

本次活动将艺术启蒙与心理疗愈深度融合,既尊重个体差异、呵护独特成长节奏,又强化集体归属感、凝聚温暖力量,生动践行了“以美育人、以爱润心”的实践育人理念。队员们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忱,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注入温暖动能。不仅彰显了艺术疗愈的独特价值,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

展望未来,持续赋能。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彩虹种子小队”不仅为特教儿童搭建了艺术疗愈成长平台,更在实践中深化了高校服务特殊教育的专业认知。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艺术+心理”的融合路径,优化分层支持模式,为乡村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文:臧彤彤 张伟紫 | 图:彩虹种子小队 | 审核:臧彤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