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大学生助力“西坑茶叶”多维发展 焕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来源:东方网    2025-07-20 16:23
来源: 东方网
2025-07-20 16: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通讯员:巫祖霖、刘巧婷)

前言

为进一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2025年7月7日至14日,广东理工学院“茶韵绘彩,数智赋茶-广理突击队”联合海丰县公平镇人民政府,赴公平镇西坑片区各村(社区),以7天的深度实践勾勒出一幅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这场为西坑茶注入青春力量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串联起茶园阡陌、车间机器与红色热土,在触摸茶产业脉搏中探寻发展良方,用青年智慧为茶叶清香注入时代新味。

深入企业共破局

就企业发展及西坑茶叶等相关议题,突击队队员先后前往广东省理想公平农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丰县五指嶂茶叶有限公司、汕尾市双叠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三家公司在不同领域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上,将国潮元素与彩绘艺术融入其中,为传统农产品与现代文化潮流的融合探索了新路径;在产品质量提升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拓宽销售途径上,积极拓展市场渠道,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图为队员实地调研企业。陈可莹供图)

聚焦访谈谋茶兴

在深入的交流中,我们聆听王心虹代表对西坑茶叶发展瓶颈与后续规划的构想,真切触摸到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学习陈文平代表如何点亮“国潮彩绘包装”的创新思路,清晰看见传统农产品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听戴仁其代表道出“品牌散、销路窄”的现实困境,更深切体会到党员干部对产业突围的迫切期盼;细看戴桂林书记期望西坑茶走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迫切需求,以及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图为队员采访庵前村党支部书记戴桂林。陈可莹供图)

共攀茶山探茶质

突击队前往西坑茶叶的主要种植地——杨屋山茶园,进一步了解茶园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茶叶品质与产量,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图为队员前往茶山了解茶园情况。陈可莹供图)

IP形象展风采

在经过多天的实地调研与考察后,征求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意见后,突击队队员就项目方案展开激烈讨论,重点围绕如何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打造极具辨识度的IP形象展开了深入探讨。从独特的风土人情,到传承已久的文化习俗,每一个元素都被细致剖析,旨在塑造一个既能彰显本地形象,又能吸引外界目光的IP形象,为后续的宣传推广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队员针对当地特色设计IP形象。吴丽珍供图)

数智赋能西坑茶

此次广东理工学院“茶韵绘彩,数智赋茶-广理突击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恰似一颗投入茶田的石子,既激起了青春助农的涟漪,更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未来,这颗种子将化作更为具体的行动,让西坑各村绿茶的清香,乘着时代的之风,飘向更远的未来。

(突击队全体成员与领导合影。黄澄澄供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