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芯照长夜,一段足迹印初心;一缕草绳连岁月,一曲红歌续薪火。2025年7月10日至18日,昆明传媒学院“井冈星火 团韵课传”实践团,走进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采用“微团课”形式开展实践课题。以实地走访为基、沉浸体验为桥、专业融合为本,在在承载历史记忆的场所中采撷鲜活素材,更在互动式现场参观教学中深化对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理解,为课题研究积累了深厚的学习材料,让“小故事透见大精神”的团课理念有了实在支撑。
访迹悟初心 精神铸底色
每一处承载岁月的地方都是一部立体的故事集。在茅坪八角楼,光线穿过窗棂勾勒出空间的轮廓,空气中仿佛还留存着往昔对资源的珍视与对目标的执着。那些融入日常的节俭与坚韧,成为微团课中诠释的“艰苦奋斗”的核心案例。在老师的讲述下,那些在困顿中攒劲、于简朴中扎根的过往逐渐清晰,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艰苦条件下探索革命道路的不易。
他们在此齐声朗诵《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的铿锵诗句回荡山间,让“同甘共苦”的精神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场景,计划融入微团课,让更多同龄人看见历史细节里的精神力量。
纪念堂内,石壁上的痕迹诉说着时光的沉淀,静默的碑前凝结着无数默默奉献的故事。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这里,大家深刻感受到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也将融入到微团课中,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躬行传薪火 实践润青春
实践团成员们参与了编草鞋的活动。稻草在指尖行走,看似简单的步骤,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但正是这一次次的困难,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一针一线皆不易”的艰辛。在反复练习中,队员们逐渐理解了当年先辈们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编制草鞋,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踏上万里长征路的伟大精神。
行军路上,队员们沿着马源崎岖的山路前行,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衣衫。途中,队员们相互帮助,彼此鼓励,“这边滑,我拉你一把!”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艰难的行进过程中,大家深切体会到齐心协力跨越难关的力量,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也为微团课中“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主题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走进村民家中,实践团成员们与村民一起制作“红军餐”。大家围在灶台边,有的帮忙洗菜,有的生火,有的掌勺,忙得不亦乐乎。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许多当地的温暖故事和传统习俗。村民们讲述着先辈们在艰苦岁月里的奋斗经历,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大家一边品尝着亲手制作的饭菜,一边感受着村民与成员之间真挚热忱的相处温情,这种源于日常的细微情感也将成为微团课中温暖人心的篇章。
在红歌学习活动中,一首首激昂的红歌在空气中回荡。从《团结就是力量》到《歌唱祖国》,队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和嘹亮的歌声,抒发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大家体会到每首歌里蕴含的拼搏精神和集体情怀,感受到旋律中承载的向上力量。这些歌曲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队员们将把这份对红歌的热爱和理解融入微团课,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旋律的魅力。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上,实践团深入学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深刻领会了凝聚集体力量、夯实协作基础的重要意义。实践团通过将井冈山精神与团队主题深度融合,精心设计了富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以红色为基底,寓意井冈山革命精神的厚重底色;火焰图案呼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寓意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图案中吹号角的形象,则象征新时代青年肩负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唤醒青年一代的传承自觉。
调研掘真意 自主探内涵
实践团成员们自行前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南山广场进行调研。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足迹。队员们穿梭在各个展厅,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不时记录下重要的信息。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感受到奋斗历程的艰苦卓绝。同时,博物馆里展示的先辈们的手稿、信件等,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在南山广场,映入眼帘的是“星火相传”的红色火炬,成员们不由生出肃穆和敬畏之感。通过自主调研活动,让队员们拓宽了视野,挖掘到更多红色文化的新内涵,为微团课的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课题凝众智 星火照远途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微团课赋能井冈山红色精神的青年化传承实践”课题夯实了基础。团队整合实地拍摄的八角楼天窗、黄洋界云海等影像素材,结合收集的历史故事与实践感悟,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微团课框架中。正如微团课中所言:“井冈山的每一粒泥土都藏着精神密码,每一段故事都连着青年使命。”
回望实践历程,从红色旧址中打捞的不仅是故事,更是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从调研中积累的不仅是素材,更是“青年化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当八角楼的灯光照亮青春的镜头,当承载着坚韧品格的往事走进同龄人的耳朵,先辈精神的传承,就在这一点一滴中,有了最生动的模样。
这也让团队深刻明白,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传承,正是要在“小故事”的讲述中,让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而昆传学子已然准备好成为这场对话的桥梁,让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持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