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沂路同行”实践团深入山东省蒙阴县,围绕蜜桃全产业链展开深度调研。从清晨喧闹的蜜桃交易市场,到科技赋能的龙头企业,从田间地头的果农,到运用电商直播这一“新农具”,实践团一路探寻蒙阴蜜桃如何从传统种植走向品牌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的发展路径。
莲汪崖 黄桃 市场: 倾听破晓时分 的产业脉搏
清晨六点,蒙阴县旧寨乡莲汪崖黄桃交易市场早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满载鲜桃的三轮车排成长龙,果农们正忙着卸货。
"凌晨四点就得起来摘桃,六点前必须送到市场,这样才赶得上最新鲜的早市。"果农王大姐边擦汗边说。她告诉团队成员,“我们蒙阴人不是起得早,是不敢睡——睡沉了,桃就沉了”。
仓库里,武汉客商老刘正熟练地挑选蜜桃。"看大小、观色泽、闻香气,就能初步判断糖度。"这位在蒙阴扎根十年的"桃专家"说,"这里的蜜桃品质最好,连周边县的农户都想把桃子运来卖个好价钱。"
作为"中国桃乡"蒙阴的核心交易市场,莲汪崖日均交易量最高达50万斤。从分拣装箱到过秤装车,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早市蜜桃能搭上冷链快车进入高端市场,而晚到的只能降价处理。这种"与时间赛跑"的交易模式,正是蒙阴蜜桃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这个日均交易量最多可达50万斤的集散地,通过与10余农户、商户的深入交流,团队触摸到了蜜桃产业链最原生态的脉搏。
桃之满满:探 寻 品牌高地的科技与匠心
随后,团队走进桃之满满农业科技公司的智能分拣车间,一条全自动分选线正在高效运转。在这里,每个蜜桃经过检测后,会根据糖度、重量、外观等指标被精准分级。这家扎根蒙阴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智能分选+品牌运营+渠道升级"组合拳,成功将蒙阴蜜桃卖进了山姆会员店、Ole等高端商超,正成为代表山东优质农产品的新名片。
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入调研农产品高端化线路的增值效益。总经理姜义业向团队成员介绍道,品牌化带来的不仅是价格提升,更是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现在农户看到‘桃之满满’来收购,都愿意把最好的桃子留给我们”。
这次调研让团队成员看到,现代农业不仅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经营理念的升级。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对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的乡村振兴课题研究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素材。
多语种直播首秀:大学生助农新玩法
在晏婴故里果品专业合作社,实践团向全国劳模牛庆花女士学习电商直播成功经验,大胆创新,开启了一场结合了外语专业特色的助农直播活动。
小李同学用流利俄语向全球推介蒙阴蜜桃,英语专业的小张则即兴编起带货顺口溜。这场融合专业特色的直播尝试,不仅吸引了数百名海外观众围观,更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这样的"新农人",既能扎根土地,又能联通世界。
科技赋能农业,智慧点亮乡村。从先进的种植技术,到清晨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从智能化蜜桃分拣车间,到电商驱动的产销链条,一颗蜜桃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科技与农业的碰撞,正让蒙阴蜜桃从‘枝头鲜’变成‘心头甜’。未来,天津外国语大学“沂路同行”实践团将继续聚焦科技助农,探索青年力量与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让桃香飘得更远,让更多希望涌动田间。(作者:周洋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