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实践温暖“一老一小”:山东女子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东方网    2025-08-08 15:54
来源: 东方网
2025-08-08 15: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2日至20日,山东女子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深耕校地共建,先后赴济宁市泗水县西仲都村、济南市长清区紫薇路社区、耕读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实际需求,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精准服务,用青春力量传递关爱与温暖,用青春行动书写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一、专业服务落地生根,织密老年关怀网络

“姑娘,这‘拍八虚’真管用,拍完整个人都轻快了!”西仲都村的李爷爷跟着志愿者比划着动作。针对农村老人颈肩酸痛、睡眠不佳等问题,服务队将“拍八虚”“耳穴压豆”等中医疗法转化为“手把手教学”,自制穴位图卡片,用“拍胳膊缝能缓解咳嗽”等通俗语言讲解,累计服务87位老人,帮助长者们形成“早晚拍揉”的养生习惯。同步开展的健康科普讲座和助餐照料等暖心举措,构建起从健康养护到生活帮扶的关怀网络,让专业服务渗透日常生活。针对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在健康养护、情感陪伴、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团队发挥专业所长创新打造“五化融合”服务模式,开展认知防护、中医康养、心理关怀等30余项特色活动,累计服务300余人次,把专业养老服务变成老人们摸得着、学得会的日常,以青春力量传递关怀,也在实践中践行着青年担当。

(图1为志愿者在长清、泗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童心守护双向奔赴,让梦想在陪伴中绽放

聚焦西仲都村儿童在情绪疏导、安全防护、未来规划等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团队以“童心向阳?成长护航”为主题,精心设计了情绪认知、防溺水课堂、手工创意、书法体验、职业规划等9项特色活动。“老师,我画的房子会飞,能带着奶奶去北京!”9岁的小雨举着粘土贴画,眼里闪着光。活动现场,情绪认知课用“开心是向日葵,生气是炸毛猫”的比喻帮孩子识别情绪,孩子们画出“我的情绪小怪兽”,主动说出“害怕爸妈外出打工”的心里话。其中,人生规划讲座回应着孩子们对未来的迷茫,队员用AI技术为孩子们生成职业画像,10岁的小宇看到自己穿警服的画像时敬礼立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队员们顺势讲述警察故事,帮孩子们点亮职业梦想,志愿者在守护童心的同时收获了成长的力量,孩子们在陪伴中绽放出更灿烂的笑容。

(图2为志愿者在济宁泗水开展“童心向阳?成长护航”志愿服务活动)

三、校地协同育硕果,服务模式显成效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校地共建为纽带,实现了专业资源与乡村、社区需求的精准对接。队员们不仅在实践中锤炼了专业本领,为“一老一小”送去了温暖服务,更在与老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完成了成长蜕变。团队的付出得到了紫薇路社区和圣水峪镇人民政府的一致认可,活动结束后,与紫薇路社区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正式揭牌,仪式上社区领导为团队成员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从“暑期限定”到“常态共建”,以阵地建设拓延了服务深度。同时,这份认可还化作了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团队服务成效的肯定,这些感谢信,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见证,更是团队继续前行的动力。未来,团队将以实践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专业服务扎根基层,让青春力量在志愿服务中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图3为校地共建、揭牌仪式现场照片)

(图4为泗水县、紫薇路社区给学校写的感谢信)

(李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