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超融合王者归来:Q1超融合存储系统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东方网    2025-08-19 13:08
来源: 东方网
2025-08-19 13: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IDC发布的《IDC中国季度超融合与软件定义存储系统追踪报告》。报告显示,IDC《中国区SDS和HCI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Q1数据华为排名第一。

该报告是洞察中国数据基础架构市场的重要参考,全面反映超融合与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市场规模、厂商格局与技术趋势,为企业制定IT战略、评估供应商实力及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权威依据。

华为超融合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全面提升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效能,为客户创造了显著的业务价值。通过高效的存储管理和自动化的数据安全保障,客户能够实现更高的数据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释放更多资源用于业务创新。同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使客户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这种综合优势不仅提升了客户的竞争力,还增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韧性,使客户能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稳定增长。接下来,让我们介绍下华为超融合的几个关键特性:

效存储管理,自动保障数据安全

华为超融合通过块存储弹性EC显著提升存储效率,实现高达91%的利用率,远超传统三副本的33%。在节点故障时,弹性EC能够自动调整数据冗余级别,以保持高可靠性,无需降级或回拷,确保数据安全。该特性适用于金融和制造等对数据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优化数据布局管理。在同等硬件配置下,能够为企业节省高达175%的存储空间。

卓越存储性能,显著节省空间

华为推出的动态重删压缩技术在超融合存储中展现出卓越优势,支持自适应重删,能够根据负载自动调节执行策略,实现高效的数据缩减。在通用场景中,该技术实现了1.4:1的数据缩减能力,有效降低存储需求;而在桌面云场景中,重删压缩效果更为显著,最高可达4:1。这不仅提升了存储效率,节省了空间,还优化了资源利用。

秒级恢复,保障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

华为FusionCube 超融合支持虚拟机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秒级RPO和任意时间点恢复,确保数据强韧性和客户业务的可靠性。客户可恢复7天内任何一秒的数据,有效应对误删和病毒攻击;在业务系统崩溃或断电时,可通过CDP紧急拉起,保障业务连续性。该技术支持快速恢复备份文件,IO同步周期低至100毫秒,远低于业界1秒IO同步周期,最大程度保障数据高可用。

华为超融合解决方案不断演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DME IQ云端智能管理平台和网络编排功能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IT基础设施。网络编排侧重于提升使用效率,尤其是在资源操作方面,而DME IQ则致力于提高运维效率,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日常管理挑战。尽管这两者在功能定位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优化企业的IT运维和管理体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网络编排:高效简化IT运维 流程,效率提升8 0%

华为的网络编排功能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管理界面,支持运维人员用鼠标拖拽构建业务逻辑拓扑。在此过程中,超融合架构底层自动执行大量指令并进行真实环境模拟,从而屏蔽复杂性,使运维人员能够快速、简单、直观地搭建所需的逻辑拓扑。此外,该功能还允许直接创建和操作虚拟机,以及进行网络探测和连通性检测,进一步增强了运维优势。值得强调的是,网络编排主要聚焦于提升使用效率,特别是在资源操作方面。通过智能化的资源调配,运维效率显著提升,运维效率提升达80%,同时增强了业务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DME  IQ 云端智能管理平台: 远程运维、远程监控和远程升级

华为DME IQ云端智能管理平台专为IT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管理能力,是一款全新的配套产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运维、监控和升级,帮助客户高效管理。截至2024年底,DME IQ在全球已完成32000+设备接入。该平台通过智能故障预测,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风险,显著提升问题响应速度。此外,智能运维AI助手为用户提供实时支持,使运维过程更加便捷。凭借其全面的管理能力,DME IQ不仅优化了运维效率,还提升了客户满意度,确保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保持竞争力。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华为始终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无论是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华为都将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优质的服务,华为将为各行业用户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数字化平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