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看吉利学子逐梦海外名校

来源:东方网    2025-08-22 10:26
来源: 东方网
2025-08-22 10: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吉利学院推出《在吉利学院,成为更好的自己》,真实呈现吉利学子的奋斗足迹。他们中,有人跻身世界名校继续深造,有人在竞赛中崭露头角,有人入职行业头部企业,也有人成功创业或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这些鲜活的故事,不仅是吉利学院育人成果的生动注脚,更是对吉利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真实反馈。

在吉利学院,每一个梦想都能被托举,每一份努力都会有回响。这里,是成长的沃土,更是未来的起点。

出国深造的意义在于通过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个人学术能力、跨文化素养和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本期,吉利学院联系了七名成功叩开国际知名学府大门的学长学姐,倾听他们从吉利学院启航,走向世界的感悟与收获。

PART.01

脚踏实地,把遥不可及炼成触手可及。———兰千翔人生格言

姓名:兰千翔

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QS世界大学排名9)

感悟与心得: 收到UCL录取的瞬间,像一场情绪的风暴席卷而来——狂喜冲散了所有焦虑,释然淹没了曾有的自我怀疑。反复确认邮件里每一个单词后,心底涌起强烈的笃定:“原来我真的可以!”

这份底气,源于在吉利学院的淬炼。我永远忘不了为拍好一支纪录片,导师带着我们白天追光影,深夜磨剧本的日子。当“梦校”变成“下一站”,恍惚感逐渐沉淀为踏实的期待。我知道,在UCL的课堂上讨论欧洲先锋电影时,那些在吉利灯光下修改过几十版的分镜脚本、在实训棚里调试过的每一盏柔光灯,都会成为我对话世界的筹码。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冲刺UCL需将“精准”刻入每个环节:学业上,从大一起死磕编导核心课(如影视理论、制作技术),用高GPA铸造硬名片;语言上,按专业要求倒推备考节奏,杜绝拖延。决胜关键在于文书与推荐信——摒弃空泛表白,用在吉利学院积累的硬核实践说话:例如锚定UCL教授对沉浸式叙事的研究,精准关联你在校创作的获奖交互作品(附链接),证明专业匹配度;同时提前向推荐人提供课程报告、分镜脚本等“证据包”,使其能用具体案例佐证你的导演能力。最后打赢信息战:关注UCL官网,警惕突发材料要求(如纪录片专业需提交策划案);订阅院系邮件乃至关注教授动态,捕捉课程调整风向(如新增VR伦理课),在文书中展现应变力。记住:收到offer从来是每帧画面精准对焦的结果,而非侥幸。

PART.02

认知的洼地,恰是向上攀登最坚实的阶梯。———卢一帆人生格言

姓名:卢一帆

学院:智能科技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悉尼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5)、新南威尔士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19)等六所世界知名大学

感悟与心得: 当六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瞬间刷屏邮箱时,我怔在屏幕前——恍惚看见三年前那个在吉利实验室里对基础代码束手无策的“算法小白”。此刻翻涌的不是狂喜,而是扎根沃土终见枝桠参天的笃定。

初入校时连基础算法都磕绊,但我把“不会”化作燃料。在严谨学风催化下,我淬炼出“三遍学习法”:课前死磕难点标问号,课堂双轨笔记补漏洞,睡前复现逻辑写总结。每个程序Bug都被视为“升级密码”,这份执拗让专业成绩从末位逆袭登顶(绩点4.42),取得蓝桥杯等省赛冠军荣誉。

当参与“领克汽车质检系统开发”项目时,为攻克零部件瑕疵检测难题,我啃论文、泡4S店、熬通宵调模型,将机器学习焊进产线。这段浸透汗水的实战经验,不仅诞生了首项软件著作权,更锻造出解决复杂产业问题的“条件反射”——面试新南威尔士大学时,我能精准拆解如何用算法提升质检效率;文书中,真实产线数据与创新方案成为碾压性优势。若无学校资源与产业级课题淬炼,我的“逆袭剧本”绝无可能取得六所名校的offer!这里教会我将“认知鸿沟”转化为“迭代动能”,赋予我“死磕到底”的脊梁,更以顶尖校企平台为翅膀。站在研究生实验室,我依然带着这组密码——把每个“还不会”亲手锻造成“已掌握”。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基础是根,务必扎深。别怕起点低,把每一个“还不会”都当作“即将掌握”的挑战。实践是金,紧抓校企资源。学校提供的企业项目机会是巨大宝藏,它能让你将所学应用于真实场景,极大提升竞争力,这是纯理论学习无法比拟的。效率为王,善用方法。归纳总结、时间管理至关重要。记住,我的优势从来不是天赋,而是那份将认知差距转化为迭代动能的笃定信念。在这里,你拥有蜕变的沃土,关键在于你如何耕耘。

PART.03

人生没有预设的代码,唯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张舒雅人生格言

姓名:张舒雅

学院:智能科技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悉尼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5)、新南威尔士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19)

感悟与心得: 收到悉尼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offer非常惊喜和期待,同时也有对未知的忐忑。支撑我走向世界的底气,源于吉利学院四年淬炼的“双翼”。一是“死磕到底”的认真:在学校严谨的学风滋养下,我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道习题,像海绵般吸纳知识精髓,连续四年获得校级奖学金、“学习之星”等9项荣誉;二是“不畏败”的胆魄:学校搭建的广阔舞台,让我在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等赛场尽情探索。美赛通宵推演的焦灼、算法赛调试崩盘的挫败,虽未次次捧杯,却像磨刀石般砺出我“永不向难题低头”的韧劲。更庆幸的是,依托学院对科研创新的倾力支持,我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ISSN 2755-2721)——这份学术初体验,成为叩响世界名校大门的“敲门砖”。

如今回望,那些图书馆的专注探索、实验室的键盘轻响、站上领奖台前的千百次演练,都化作一句箴言:“人生没有预设的代码,唯有用行动持续曝光,方能显影属于自己的精彩。”在吉利学院,我学会将“认真”刻入骨髓,敢于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寻找独属自己的梦想。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成长无捷径,认真是基石。请珍视每一门课、每一次作业和考试,扎实的知识积累是未来最硬的底气。勇敢尝试是阶梯。别怕竞赛的挑战、科研的未知或跨领域的探索。即使暂时看不到奖杯,过程中的思维磨砺、经验积累和不屈的韧性,才是真正的财富。寻找属于你的人生梦想——它需要你用行动去曝光,去显影。同时,务必尽早规划语言考试和申请!清晰掌握目标院校的Deadline,别让拖延误了前程。学会屏蔽不必要的干扰,坚定走自己的路,他人的风景未必适合你。

PART.04

每一幅作品,都是和世界对话的底气。———田世灵人生格言

姓名:田世灵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伦敦艺术大学(QS世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全球第2名)

上岸国外研究生感受: 收到伦艺Offer的那一刻,感觉所有在工作室熬过的夜、反复修改的作品集都值得了!吉利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探索艺术边界的土壤和顶尖的设备支持。专业老师不仅传授技艺,更鼓励我们融合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进行创作。参与的国际交流项目和校企合作的品牌设计项目,让我的作品集充满了独特的文化碰撞和实战案例,这正是打动伦敦艺术大学的关键。站在新的起点,我渴望在艺术之都汲取更多元的文化养分,将中国设计的魅力带向世界。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作品集是生命线,从大一开始积累高质量、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多尝试不同媒介和技术,展现你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文化底蕴是优势,深入理解中国文化,思考如何将其精髓融入现代设计,形成独特表达。善用资源,学校的实验室、工作室、国际交流项目都是宝藏,大胆使用,积极与老师、行业导师交流。关注行业前沿,艺术设计领域日新月异,保持对新技术、新思潮的敏锐度。

PART.05

梦想是写给世界的诗行,行动是通往星河的船票。———丁波壬人生格言

姓名:丁波壬

学院:智能科技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丹麦技术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107)

感悟与心得: 收到Offer,最想感谢的是学校提供的实验实训平台和导师的悉心指导。在参与实验室项目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研究能力,更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鼓励我们阅读论文、参与学术讨论,这让我在撰写研究计划和面试时能自信地与国际教授交流前沿技术。北欧院校非常看重学生的研究潜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吉利学院的项目经历和扎实的数学、编程基础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科研经历是敲门砖,积极联系导师,争取进入实验室或参与研究项目,哪怕是从基础工作做起。夯实数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算法等课程是理工科深造的根本,务必学深学透。提升学术素养,学习阅读文献、撰写技术报告、做学术Presentation,这些能力在申请和未来研究中至关重要。主动沟通,大胆与心仪学校的教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学术套磁,展示你的研究兴趣和潜力。

PART.06

大胆表达,追寻知识的脚步。———冯可欣格言

姓名:冯可欣

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164)

感悟与心得: 申请西班牙高校,语言关是首要挑战。得益于学校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和提供的选修课及辅导,我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在专业方面,“融媒体内容生产”等课程的前沿性和实践性,以及运营自媒体账号的经历,让我对行业动态有了深刻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作品。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看中了我的跨文化传播潜力和实操项目经验。期待在拥有悠久历史和传媒底蕴的马德里,深入学习欧洲传播理论,拓展国际视野。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小语种早准备,如果目标非英语国家,语言学习(如西语、法语、德语等)务必尽早开始,达到要求的等级是硬门槛。注重作品/成果集,传媒类专业非常看重实践成果,系统整理你的策划案、推文、视频、H5、数据分析报告等作品。关注跨文化传播,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传播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在申请文书和面试中很加分。利用好校园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社团、学生会、广播站、新媒体中心等,这是绝佳的实践练兵场。

PART.07

舞台会落幕,但追光的人永远在场。———何俊欣人生格言

姓名:何俊欣

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收到的offer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19)

感悟与心得: 从舞台表演转向更广阔的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新南威尔士大学的offer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在吉利学院的表演训练,塑造了我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参与原创话剧编排和戏剧交流的经历,让我对不同表演体系和艺术形式有了更深认识,也萌生了探索艺术理论、策展或跨学科创作的想法。学校的通识教育和艺术讲座拓宽了我的视野,支撑我完成了从表演实践到学术研究的转型申请文书。非常感激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勇气追求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路径。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专业技能是根基,无论未来方向如何,精湛的表演技艺或核心艺术创作能力永远是立足之本,持续精进。拓展艺术视野,多看、多听、多思考,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理解艺术与社会、科技的关系。反思与表达,艺术深造不仅看技艺,更看重思想深度。学会反思自己的创作实践,清晰表达艺术观念和研究兴趣。跨学科可能性,思考表演艺术如何与其他领域(如科技、社会学、教育)结合,展现你的创新思维和未来潜力。积极利用学校的通识课程和讲座资源。

在吉利学院,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有这些共同点:

扎实的基础:扎实的学术基础是获得世界名校认可的首要条件。这源于他们对每一门课程的专注与投入。

亮眼突出的实践/成果积累(核心竞争力):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碾压性优势。

积极主动的国际化素养培育(语言+视野):语言能力达标,无论是英语还是小语种,达到目标院校要求的语言成绩是基本门槛;跨文化理解与表达,展现了在全球语境下学习和发展的潜力;利用国际化资源,积极把握学校提供的国际课程、交流项目、外教授课等资源,提升适应力。

清晰规划与坚定执行(拒绝拖延,主动出击):早规划,明确目标,尽早准备语言和申请,清晰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与目标院校特点,申请材料极具针对性。

善用资源,主动争取:积极寻求导师指导、参与项目、利用平台积累成果,将学校提供的产业、科研、实践资源转化为个人优势。

坚韧不拔(“死磕”精神):面对困难展现出的韧性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是贯穿始终的“吉利DNA”。

七位学子追逐梦想的路径方法各异,却都传承着吉利的奋斗精神,根植于吉利教育紧密的产业对接、丰富的实践平台、国际化的培养视野——这些赋予了学子们叩开世界名校大门、自信拥抱全球机遇的底气与能力。

作为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旗下专注AI支持的线上教育平台,芯位教育正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的跨区、跨界、跨线“三个校园”教育理念落地的关键枢纽。它致力于打破地域与学科边界,整合全球顶尖教育资源。目前,芯位教育已在北美及东南亚布局与当地知名大学合作共建“芯位学院”。芯位学院正是“三个校园”理念的具体实践,其核心目标与吉利学子的海外深造之路一脉相承——为全球学子架设通往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桥梁,赋能他们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未来,芯位教育搭建的全球学习网络,也将为更多的吉利学子提供更广阔、更便捷的国际化学习与发展通道,让“跨越山海”的梦想触手可及。奋斗的脚步不止于名企、名校。后续,我们将继续探寻,看学长学姐们如何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开辟崭新天地!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