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025 数智赋能教育与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暨 “龙鼎奖” 颁奖盛典在厦门理工学院落下帷幕,为 2025 第 18 届全国 3D 大赛工业协作机器人及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专项赛全国总决赛画上完美句点。作为聚焦 “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数智赋能专业学科建设” 三大核心亮点的赛事收官环节,活动吸引了全国 25 个赛区的参赛师生、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襄盛举,既深化了数智教育领域的跨界对话,也见证了创新人才的荣耀时刻。
盛典前半段的高峰论坛由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赵晶主持,本次论坛紧扣赛事 “以赛促教” 的理念,深度探讨数智技术对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赋能路径。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曾焕强在致辞中强调,本次赛事系列活动将工业机器人实操、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是学校推进 “数智赋能教育” 的重要实践。
全国 3D 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晓青表示,本次高峰论坛及颁奖盛典不仅仅是一场竞赛、一个奖项,更是探索一场面向未来教育的创新实践与变革,是切实贯彻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大赛将始终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的宗旨,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华中数控副总裁蒋荣良随后致辞,他欣喜提及本届赛事已迈入第三届,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更盛赞赛事搭建了产教融合的优质平台 —— 通过工业协作机器人实操任务的层层历练,让青年学子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锤炼实战本领,为我国制造业源源不断培育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后备力量,凸显了企业在协同育人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以《工业母机创新设计: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为题,线上为现场师生阐释工业母机与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的协同路径。
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北大学巩亚东教授以 “智能时代工程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为题,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业与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介绍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案例。
全国 3D 大赛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霍有朝聚焦 “数智融合·创见未来 ——AI 革命·大模型时代”,解析智能技术对赛事与教育的重塑;华中数控副总裁蒋荣良分享 “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实践,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呼应赛事产业人才培育目标。
高峰论坛后,“龙鼎奖” 颁奖环节由全国 3D 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白银主持。经过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全流程任务的严苛评审,长沙工业学院 “灵犀小队” 摘得最高荣誉 “龙鼎大奖”,现场同时颁发最佳单项奖、特别贡献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
此次盛典既是赛事成果总结,更是数智教育与产业协同新起点。全国3D大赛将持续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