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服务暖山海,思政实践践初心——杭州医学院萤火助行实践队赴舟山、临安等地开展专项实践活动

来源:东方网    2025-08-31 15:43
来源: 东方网
2025-08-31 15: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舟山市残疾人联合会、临安区残疾人联合会及苔花社会公益组织大力支持下,杭州医学院萤火助行实践队于7月8日和7月24日分赴舟山海岛与临安山区,分别开展为期4天的专项实践。实践队致力于以专业守护健康、以人文传递温情、以实践涵养担当,努力在基层一线将医学严谨与人文温度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心理团辅+非遗传承+健康宣教”三维服务模式,既为特殊儿童、残疾群体送去精准帮扶,更将实践作为“活教材”,让青年医学生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

专业筑基:医学专长筑牢健康防护网

作为医学生团队,实践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精准对接特殊群体健康需求。7月10日一大早,实践队走进舟山市残联综合大楼,聚焦特殊儿童脊柱健康痛点。前期通过问卷调研掌握40余名在训儿童健康状况,队员们严格遵循医学规范,运用视诊、触诊及专业量角器开展脊柱侧弯筛查,细致记录每一份体态数据;针对存在轻微侧弯倾向的儿童,结合其运动特点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并以通俗语言向家长科普脊柱发育知识,将“调研-筛查-干预”的专业流程,转化为守护海岛儿童成长的“挺拔防线”。

在临安,实践队将健康宣教融入基层生活日常。7月21日上午,在锦北街道舒馨残疾人之家,实践队手把手教残疾朋友掌握七步洗手法;7月22日上午,牌联村公益课堂上,实践队以视频引入健康知识,让科学防护习惯伴随趣味互动扎根生活,将“健康中国”理念传递到基层;7月23日上午,在太湖源镇华宇残疾人之家,实践队又创新设计了“记忆之链”游戏,让手卫生知识、日常防护要点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人文润心:心理团辅搭建心灵沟通桥

特殊群体的帮扶不仅需要身体的守护,更需要心灵的滋养。实践队以心理团辅为载体,用真诚与创意打破心墙,让温暖在互动中自然流淌,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7月11日,在舟山“色彩情绪实验室”,25名特殊儿童围坐,用黏土依据骰子点数创作章鱼、螃蟹等海洋生物。冷色调蓝代表平静,暖色调橙象征喜悦,无彩色白寓意纯粹,孩子们无需言语,借指尖创作表达内心情绪。隔壁感统训练室里,传球、击掌的互动持续进行,队员们通过触碰等方式进行无声鼓励,缓解孩子们的焦虑与胆怯。

7月22日,临安玲溪有爱残疾人之家的心理团辅现场,队员们以“你最近一次感到开心是什么时候”的简单提问开启对话。“来残疾人之家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现在”…… 残疾朋友们的回答真挚又直白。实践队通过故事分享、小组协作等环节,引导大家敞开心扉,让孤独感在彼此的陪伴中慢慢消散,为特殊群体筑起了一道温暖的“心理防护墙”。

思政铸魂:非遗传承厚植文化与担当

实践队挖掘舟山和临安两地非遗资源,将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结合,让特殊群体感受技艺魅力,厚植文化自信与价值认同,也让队员领悟“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

7月9日一整天,实践队充分利用舟山海岛特色资源,指导特殊儿童用消毒后的蝾螺壳、花蛤壳搭配石英砂创作“微缩沙滩”。孩子们细致操作,作品既展现童真创意,又蕴含对家乡的热爱,让“海洋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

在临安,实践队聚焦高虹镇易万家残疾人之家等5家服务机构,为210余名残疾朋友搭建起通往非遗艺术殿堂的桥梁。通过“手把手教学+个性化辅助”的模式,队员们帮助残疾朋友攻克技能难点,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我能行”的自信,真正从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非遗传承的“参与者”。队员们也在教学中深化对非遗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的认知,并推动非遗传承与特殊群体关怀深度融合。

杭州医学院萤火助行实践队以“专业+人文”的双重实践,让青年医学生在基层服务中涵养家国情怀。这支队伍用行动服务群众一线。他们将继续携手地方残联与公益组织,以微光点亮帮扶之路,让医学人文精神与思政育人成果在更多地方绽放光彩。(文/沈祺浩、余沁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