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来自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商学院“迭部星火”实践团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实践团系统考察了当地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特色产业发展及二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旨在以青年力量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迭部星火”实践团临行前与羚羊地标合影
在迭部县乡村振兴局展开座谈会
随后,实践团走访迭部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卓刚草阐明“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发展战略:严格执行《甘肃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将60%三级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基地建设。全县现有3600亩认证苹果园、600亩木耳大棚、1.9万亩青稞、11万头“蕨麻猪”及1.5万亩药材。通过统一配发农资,苹果亩产从60公斤提升至680公斤;开发青稞原浆酒、苹果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行“苹果认购”模式,并拓展对口帮扶市场。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销售及品牌建设仍是重点攻关方向。政府将接续扶持农户,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步。
最后一天,实践团与甘南州文旅局的访谈,揭开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实践路径。产业规划科负责人赵成礼介绍,当地正以腊子口、茨日那、俄界三大红色地标为核心,串联扎尕那等“绿色名片”,打造“红色迭部,绿色家园”全域旅游品牌。发展仍存在一定瓶颈:交通短板待补强、服务能力需提升、文创设计待突破。但当局正在积极寻找解决之策:与专业团队合作升级文创产品;宣传局长马文涛亲自运营抖音号引流;开发冬季冰雪旅游项目;探索“红色资源+藏族民宿”体验模式等。迭部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正统筹规划“一河一公园二梁四条沟”的蓝图,推动红绿资源深度融合。
在迭部孕育而生的革命情怀和红色基因,始终激励着迭部县各族人民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不仅让迭部在中国革命和长征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抹红,更让全州人民在脱贫攻坚、环境革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江南大学“迭部星火”实践团通过系统调研,记录了迭部县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果树认购、藏族农家乐等成为红旅带动增收的有效载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机制在俄界村实现收益共享。政府部门通过资金倾斜、技术扶持和渠道拓展,推动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转型。迭部县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红色文化价值转化与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