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漫过苍山,洒向粼粼洱海,旅居者沿生态廊道漫步,看水鸟掠过湖面;午后走进大理古城白族院落,指尖蘸取板蓝根汁液,在白布上晕染出深浅错落的扎染纹样;暮色中,乳扇烤茶的香气飘满街巷,食客围坐等候一锅鲜美的洱海砂锅鱼……这是大理旅居者的一天。近年来,像这样沉浸式的旅居在大理已成为主流,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口号变为可触摸的日常。
这背后,既有大理州政府政策引导的“东风”,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作为扎根云岭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将金融“活水”注入文旅产业“毛细血管”,以定制化信贷产品、全链条服务模式,书写金融与文旅交融共生的“大理故事”。
政策金融协同 激活民宿产业新动能
民宿是“旅居大理”的核心载体,也是展现在地文化的重要窗口。《关于推进“旅居大理”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百村千宿”培育工程,通过政策扶持、标准规范、人才引入,推动民宿产业从“数量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型。
漫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洋的转型,正是政策与金融协同的生动样本。2020年,张洋计划盘下几个底价客栈,
扩大酒店规模,但手头资金有些吃紧。在张洋一筹莫展时,邮储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解了张洋客栈的资产规模、现金流后,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为提供了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资金到位后,漫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酒店旗下主题酒店数量增加至7家。
这是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精准破解了大理民宿行业普遍痛点的缩影之一。“大理60%以上客栈经营者是外地投资者,有创意、有客源,却常因‘抵押物缺失’‘异地户籍限制’‘风险评估难’融资碰壁。”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会长贺双全坦言。
为此,依托协会提供的会员名单及相关企业经营数据,在总行的支持下,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协会内会员进行精准画像,构建用户信用及需求评估模型,推出了单户最高可贷50万元的“产业贷”-酒店民宿行业,助力银行为民宿企业提供更加匹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2025年,计划将酒店再次提档升级的张洋再次尝鲜,获得了50万元的“产业贷”-酒店民宿行业,进一步将部分酒店改造为具备智能化设备和海景打卡点的酒店,让游客既能赏洱海日落,又能惬意体验慢节奏生活。改造完成后,他的民宿复购率大幅提高,成了双廊“文化民宿”新标杆。
“‘银政企’联动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蹚出‘非遗活在民宿里’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旅动力。”邮储银行大理市支行行长张恒宇表示。
一揽子金融服务 点亮“舌尖上的旅居”
“旅居大理,一半是风景,一半是美食。”全鱼宴的鲜、巍山一根面的韧、洱源梅子宴的酸,构成旅居者的味觉记忆,也是《实施意见》“完善旅居全要素配套”的重要内容。但旅游城市餐饮“旺季忙、淡季慌”的季节性难题,让不少本土企业发展受限。
大理福徕阁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金花风味园便是如此。作为主打白族特色菜的连锁品牌,其5家门店深受游客喜爱,2019年后扩张却遇资金瓶颈:“新店装修80万、厨具升级50万,加上淡季工资,资金周转一直紧。”负责人王启龙坦言。
随即,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在走访中获悉其困境,迅速定制方案:200万元“小微易贷-抵押e贷”,还可享受50%的利率贴息,大幅降低了资金成本。
除信贷外,该行还提供“邮e付”聚合码、薪资代发和专用账户服务等服务,收银效率高了,对账更清晰,能专心搞菜品创新。借助金融支持,该企业新增了6个非遗扎染主题包间、引进汽锅鸡专用蒸汽设备、新增“苍洱映像”沉浸式就餐区等,门店数量新增2家,总餐位数 从600位增长至1500位,覆盖城市从大理单城到大理、丽江、广西,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在消费端,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还深度参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彩云消费券活动。2025年,该行独家配合大理州商务局发放消费券,覆盖餐饮、住宿、文旅等领域,其中餐饮、住宿类占比近三成。游客可通过邮储银行APP、网点领券,消费直接抵扣。此外,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还拿出真金白银开展了500减25元、300元减15元、200元减10元、100元减5元等消费金额的叠加活动,进一步促进大理州打磨好旅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医、养”全要素配套。
来自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该行已累计为当地文旅产业提供信贷资金 50581.96万元,有效带动就业超万人。其中,该行已为民宿行业累计投放贷款17993万元,占比达到30%左右。
“‘旅居大理’不是简单‘住下来’,而是让游客感受文化、生态与生活温度。”邮储银行大理州分行张恒宇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以金融为纽带,串联政策、产业与民生,助力“旅居大理”成为“旅居云南”标杆,让更多人在苍山洱畔遇见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