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刚迈步出门,身后水泥地面突然塌陷1米多深。武汉市近日发生的一起室内地面塌陷事故,引发当地居民对附近楼盘是否安全的担忧。
近年全国各地地陷事故频发,甚至带来“走路死”“开车死”等惨剧,被形象地描述为“古人忧天”“今人忧地”。地面塌陷为何防不胜防?如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同时减少地陷灾害?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水管老化诱发地陷引发公众重重忧虑
“轰隆一声巨响后,屋里桌椅一下子不见了。反应过来才知道地陷下去了,幸好没人跟着掉下去。”回忆起15日发生的屋内地面塌陷情形,武汉市汉阳区居民许女士仍心有余悸。
记者在许女士租住的龙阳大道陶园社区见到,一栋7层楼住宅中,位于二单元一楼的门面房地面整体下陷,深达1.3米。面积约12平方米的渗坑内污水横流。技术人员正破碎塌陷的水泥地面,以便进一步查明塌陷原因。
房主付凡荣说,地陷发生后,汉阳区国土部门邀请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实地勘察,初步认定地陷为地下自来水管老化破损,水流冲刷掏空地基所致。
尽管政府部门与社区反复强调,地陷的房屋未见墙壁开裂,可断定整栋大楼结构不存在问题,居民可放心入住,但生活在陶园社区的群众仍然忧心忡忡。
付凡荣的邻居告诉记者,这栋楼房是20年前在一片鱼塘和菜地上建起来的,距离房屋不到100米处还正修建地铁,大楼其他区域水管是否也存在老化破损情况,谁也说不准,“现在地陷到处都是,让我们怎么安心?”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武汉,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地面塌陷事故高发。仅北京市7月31日至8月17日的两周多时间内,城区就接连发生5起地陷事故,市民描述称“走着走着马路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