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回应"翊坤宫玻璃被砸碎":窗玻璃是原装的

来源:北京晚报
2013-05-05 15:47:40
分享

受损文物

局部损伤主体机构无大碍

故宫博物院介绍,此次受损的“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为清宫旧藏,十八世纪英国制造。其底部内置机芯,正面有三组料石转花。底部上方四角亦安设转花。文物中部为三株棕榈树及水法装置。棕榈树托起上方的圆形时钟,钟上立一敲钟人,与钟表机芯联动,可报时。按照国家文物评定标准,该文物为二级文物。目前,受损钟表已经运到库房进行受损评估。

肇事者挥拳砸穿玻璃,将该文物从其所陈列的条案上砸落到地面。经初步判断,水法柱及原配玻璃罩破碎,钟锤与一朵转花脱落,金属部件变形,文物本体与其底座分离。主体结构未受到大的破坏,主要是局部损伤。

今天上午,记者在翊坤宫看到,昨天被毁的玻璃已经更换了一块新的,透过新换的窗玻璃可以看到,昨天放置清代钟表的条案上,钟表已经不见踪影,不过原先放置在钟表两侧的两盆玉质盆景完好无损,并且依然在公开展出;而在这张条案的对面,还摆放着一件一模一样的“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所以此次事件实际上并未妨碍到观众的参观。

故宫释疑

被击碎的窗玻璃是原装的

事件发生后,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网友提出质疑,一位北京的网友就表示:“徒手打破,故宫就是用这样的玻璃来保护文物吗?”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此次被敲碎的翊坤宫玻璃是原装的,肯定是1949年以前的。

自2012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展室门窗安全防护的升级改造工作。在进行了前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了复合型防砸板作为展室安全门窗防护的透光材料,这种材料还兼具隔绝紫外线功能,是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和控制光环境较为理想的材料。目前,故宫博物院完成了承乾宫、永和宫门窗的改造工作,这两座宫殿将设为青铜器馆,待布展完毕后对公众开放,今后将逐步在全院范围进行推广使用。此次翊坤宫玻璃被人徒手打碎,将促使故宫博物院加快玻璃更新升级工作的进度。

原状展示

故宫面临三大纠结

单霁翔同时谈到,故宫作为宫廷遗址进行原状展示,与一般博物馆的展览不同,故宫面临着很多纠结:首先出于防火的需要,目前故宫很多展厅内没有设置电源,光照不足,导致很多观众只能在室外趴在玻璃上观看;其次,在一些宫殿内靠窗的位置,按照原状陈列的要求放置了一些条案等家具,但是靠窗太近,很容易对文物安全造成隐患;第三,文物如果放在库房肯定是最安全的,放置在条案上安全面临挑战,但是如果在条案上不放文物,会让展示丧失很多历史文化信息。

单霁翔同时介绍,目前故宫安防改造工程已完成合同总量的75%,大部分已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鉴于此次翊坤宫院内摄像头没有直接拍摄到肇事者击碎玻璃的瞬间场景,未能对调查事实经过提供更加直观的依据,故宫博物院将在整个紫禁城密集加装高清晰的摄像头,同时加派视频监控的管理人员,确保故宫博物院100多公顷的范围内无“死角”的全方位覆盖。同时,刚刚由国务院批准的《“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中,也包括了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的建设。“平安故宫”工程的近期目标,就是争取用3年时间,在2015年,有效缓解目前存在的防火、防盗、防雷、防震、防踩踏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解除其中最紧迫、最危险的隐患点。(记者 丁肇文)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