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的经营收入受限于煤价、电价和热价,但保障供应是硬任务,节能减排也是硬任务。据介绍,津能热电厂目前的环保投入基本上依靠银行贷款,且银行在此方面并没有优惠政策。
不过,上海漕泾电厂由于投产运行了百万机组,补贴得以弥补大部分成本。上海电力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副主任徐小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市政府对脱硫和脱硝改造的建设费用补贴约占企业投入成本的四分之一,目前正在制定除尘改造的补贴政策,对发电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小。就上海电力而言,脱硫电价补贴相对于脱硫成本,100万机组在满负荷情况下可能还会稍微盈利,60万机组打平,30万以下机组是不行的。”他解释道,大机组发电效率高、发电量大,环保投资成本折合到每度电就小,因此机组越大越“划算”。
除了资金压力,技术、煤源、场地、工期等都是现阶段减排难以突破的瓶颈。
“最困难的还是技术。”华电淄博热电总经理王立波告诉记者,催化剂国内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完全生产, 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脱硫的核心技术大都依赖国外。
“脱硫技术上确实还有一定的难度,按照国家规定,200 mg/Nm3的标准对于煤质比较好的地方问题不大,但对于煤质比较差的地方难度还是很大的。”王忠渠介绍说,含硫量高的煤需要经过很多的程序才能达到200 mg/Nm3标准,技术要求很强。
说到煤质问题,王忠渠显得很无奈。由于煤电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多年来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煤质在不断下降。“我国的煤含硫量、含灰量要比国外的高好几倍,国外很多煤烧完看不到灰,但我们的含灰量有的达到50%。这种煤烧起来对设备破坏性很大,对环保设施也是不小的负担。”
对此,徐小明也表示,缺乏稳定可靠的煤源是当前火电企业的困扰之一。“设计煤种都是很贵的,我国煤炭供应比较多元化,和设计煤种有一定差距,因此机组都是偏离运行。”
他还提到,对原有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最大的难题在于场地的限制。“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以前的发电厂都节约用地,烟囱到主厂房的距离越短造价越少。现在老厂就没有足够大的空间,会造成流场不均匀。日本在三十年前就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后造的电厂一步到位。”
此外,“工期短,工作量大”加重了企业负担。根据国家新标准要求,脱硝改造的“大限”是2014年6月底。机组脱硝技术改造的同时,还要保证正常发电,给电厂带来严峻挑战。“比如一个省,3000万的装机,大家都需要改造,发电的任务就会非常紧,那样我们只有先将不停机的外围工作干完,尽量压缩工期。”王忠渠介绍。
火电厂“减排革命”带来的人员安置问题也十分突出。高井热电厂按照计划,2013年底3台35万千瓦的燃汽轮机将投产,与此同时,6台10万千瓦燃煤机组将逐步被淘汰。“厂里现在有1300多员工,燃气轮机自动化程度高,最多150个人就够。所以新机上来后,很多人的饭碗成问题。”林永文说。
寻找环保与经济的平衡点
重点控制区现有火电行业燃煤机组已明确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二氧化硫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还无时间表,但是许多火电厂已经开始提前做准备了。“这几年环保标准走得太快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和标准时,更有前瞻性和规划性,让企业知道5年之后、10年之后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家还会进一步收紧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新建机组和现有机组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这对于火电厂是非常难。就好比洗衣服,前几遍洗掉99%的污垢比较容易,而最后1%是最难清理的。”王立波打了这样的比方。
“排放中的一次颗粒最难控制,脱硫装置可以除掉烟尘,但对脱去pm2.5到底有多少影响还拿不准,目前的分析方法都是只针对烟尘的。从技术上讲要测这个东西难度非常大,世界级的难题。”徐小明解释道。
据介绍,日本的火电机组烟尘排放标准为5毫克/立方米,相当于天然气的标准,我国在技术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发电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必须要先行。”王立波表示,“目前五大发电集团都在从事技术研究工作,但企业的科研局限于战术层面。国家应当在战略层面上布局科研工作。”
“环保压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不发展就会很被动。从经济性的角度多上大机组,少上小机组,对企业、国家、市民都是有利的。”徐小明坦言,企业投入巨大的成本进行环保改造,更多地是出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几无效益可言。
曾雪峰告诉记者,大机组除了效率高,效益好之外,发电量还因“节能调度”影响有所增加。“漕泾电厂2×1000MW机组是高效率低污染的机组,要替上海市其他低效率高污染的机组发电。去年替发了十个亿,这样我们负荷就高了,负荷越高经济性越好。”
针对“投入大,补贴少”的资金困境,王忠渠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减排治理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对老机组低氮技术改造给予一次性投资补贴,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同时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合理补偿的原则,结合各地区各电厂的实际情况,上调烟气脱硫、脱硝补贴电价,提高企业建设和运行脱硝设施的积极性。
相关阅读:
·博弈节能减排 火电还有几道难题待解?
·津能热电:绿色电站的绿色账本
·上海电力:以环保责任为动力 大机组优势凸显
·燃机电厂科技创新快步走 氮氧化物排放望降至10~15ppm
·破解排放困局 高井热电厂节能减排一直在路上
·华电淄博热电投资上亿技改 成本、技术成减排难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