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世界需要“循环经济”革命

作者:信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8-20 12:53:00

中国日报网8月20日电(信莲) 据BWCHINESE网站8月20日报道,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再度遭遇“逆风”,今年下半年的走势不容乐观。

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地缘政治风险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俄罗斯与西方制裁攻守战不断升级。一方面,欧美从能源到军事再到金融,力图全面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俄罗斯则以硬对硬,决不手软。近日的俄罗斯食品进口禁令就先使欧洲人尝到了反制裁苦果。

欧洲多国的果农、奶农、渔民抱怨声未停,8月14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一揽子对俄制裁措施,禁止俄罗斯过境乌克兰向欧洲输送能源。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欧洲天然气总需求量的约30%由俄提供。随着天气转凉,欧洲未来几个月能否挺过新一轮“断气”风波,将是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中东进入了极端动荡期,巴以双方至今未就全面的长期停火达成协议。而在伊拉克,美国的定向空袭能否真正根除极端武装的生长土壤,国际观察家并不看好。

世界经济的第二大风险在于发达经济体增长失速。去年底国际学界关于世界复苏的讨论还普遍认为,新一轮复苏正在转向由发达经济体带动,而今看来,现实正在逐渐背离这样的判断。

根据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零增长。欧元区内三大经济体德、法、意的表现全面令人失望。德国经济环比下滑0.2%,法国经济零增长,意大利也萎缩0.2%。德国央行在最新报告中发出警告,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受阻。

而前不久还以“安倍三支箭”博得世界眼球的日本经济却深度“跳水”。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算成年率萎缩6.8%,是该国经济自2011年“3•11”大地震受到重挫后遭遇的最大降幅。

美国经济尽管在发达经济体中仍保持相对强劲,但在专家眼中,表面的平和并不能掩饰背后的问题。美联储副主席费舍尔近日称,迄今为止美国和全球复苏状况“令人失望”,并可能显示经济潜能永久受损。

此外,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也为全球经济罩上新的阴影。近期,西非埃博拉疫情日益受到关注,迄今已夺走逾千人生命。疫情已经给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三个国家带来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估计,这场疫情将使几内亚今年的经济增幅下降一个百分点,从4.5%降至3.5%。IHS环球观察的经济学家下调了对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经济增长预测,同时预计这些国家的公共债务负担将加重,最终会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支援。

有分析人士认为,埃博拉对非洲经济的影响重点要看尼日利亚。尽管疫情已经扩散到尼日利亚,但截至目前,这个西非最大经济体尚未受到明显冲击。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并没有建议采取旅游或贸易限制。当前,疫情控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必须防止这一公共卫生事件演变为全球恐慌,否则将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世界需要“循环经济”革命

天文学家尼古劳斯•哥白尼在16世纪发现的现象意义深远。他指出,太阳,而非地球,是已知宇宙的中心。当时有许多人都公开指责哥白尼的发现为异端邪说,认为它违背了已经确立的基督教教义。当然,这场哥白尼革命最终为新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人类的不断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天,世界需要一种类似的模式转变。但这次必须改变的是盛行一时的经济模式。

截至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总人数将接近50亿。他们全都期望获得富裕人群长期享有的同等机遇和舒适生活。这将为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并逐渐耗尽世界上储存的资源。

维持现有模式需要有易于获得的无限资源以及存放垃圾的无穷空间。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目前任意使用资源的经济模式产生的后果已经显而易见,如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飙升、大量垃圾难以处理以及获取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等。

为了寻找到具有可持续性的替代模式,人们仅需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没有什么会被浪费。举例而言,森林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系统。其中各物种的生命周期与各个季节完美协调。这为经济系统应努力效仿的复原能力和存在期限打下基础。

正如生态系统以有效且带有目的性的循环对一切加以重新利用,一种“循环”经济体系将确保产品被设计为整个价值网络的一部分。在这一网络中,针对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重新利用和修整翻新将确保资源不会枯竭,能够供人们再次开发。

当然,建设循环经济将需要从根本上对全球价值链做出调整。各个企业将不再出售产品,而是作为服务销售的形式出让货物的使用权。出售产品能够为人们带来的益处而不是出售非产品本身的做法将为生产商带来强大动机,促使他们设计出寿命较长,可以不断重复使用并最终可供循环利用的产品。这将令他们得以充分利用资源。

这需要人们采用新一代材料,并对研发和生产过程加以创新。达到上述目标还需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对所有权和受益权的法律概念重新做出定义,而且要制定新的公开投标规定和新的融资策略。最后,建设循环经济还要求后勤系统具有适应性,并形成能够接受新系统并对建立新系统取得的进展做出奖励的领导文化。

除了道义上的需要,还有强大的经济论据支持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也就是说,这预示着会产生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其中包括节省原材料,提高生产率,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还有可能催生出新的产品和商业种类。

然而,各家企业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实现经济转型。为了把各家公司的着眼点从最初成本最小化转移至整体价值最大化,在确保民众健康和福祉的同时,政府应通过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要求来改变招标过程,从而帮助拉动相关需求,制定出新的解决办法。

同时,消费者必须开始考虑使用并不归其所有的产品。由于循环经济有着与生俱来的系统性,只有在全部利益攸关方共同设计、创造和拥有产品与服务的情况下它才能够取得成功。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德国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其循环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1996年,以处理废弃物转向避免产生废弃物为中心的过程;第二阶段从1996年至今,为循环经济大规模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循环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制定了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二是施行丰富的循环经济激励手段。

美国

循环消费是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其渠道包括借鉴商店的旧货交易等。循环消费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亚于以废品、垃圾处理和加工为中心的资源再生工作。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借鉴之处就是其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也较早,1970年制定了《资源再生法》、1976年制定了《资源保护再生法》,1995年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

日本

在上世纪80年代正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之前,经济发展曾一度导致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和极度恶化。

进入90年代后,日本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循环型经济构想;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循环型社会的行动准则;21世纪初,日本提出“环境立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