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4日电(信莲)据美国媒体9月4日报道,在中国经济正试图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之际,印度已经开始着手“接盘”。印度政府想通过中国的增长模式拉动经济发展。说不定,在接下来的十年,印度就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延伸阅读:印度经济改革是“摸着中国过河”?
在最近的一系列演讲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明确表示,印度这一亚洲第三大经济体需要建立起一种依赖城市化、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表明,印度正在从服务业驱动型经济,向一种东亚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经济模式转变。”德意志银行全球战略师桑杰夫•森亚尔(Sanjeev Sanyal)在报告中写道。
“印度如果成功了,那它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也就是近十年来中国担任的角色,”森亚尔在采访中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像印度这样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有成为制造业中心的潜力。”
通过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被部分经济学家称为“东亚模式”。日本与中国均依靠这种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扩张。然而,印度此前却并没有复制这一“成功范本”,而是直接从农业主导型经济跳跃到了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越过了制造业主导的阶段。
数据显示,目前制造业仅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5%,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却高达60%。
森亚尔评价称:“优秀的软件行业和宝莱坞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是这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服务业这一占到印度60%GDP的行业,仅仅雇佣了印度28%的劳动力。回过头来,仅占GDP14%左右的农业却雇佣了近50%的劳动力。”
“这让我们感觉,服务业带来的经济繁荣让那些‘会说英语的’中产阶级受了益,却令人失望地忽略了那些有抱负、试图通过学习和个人奋斗成为中产阶级的人。”他补充道。
不断上升的人口数字正让印度迫切需要创造就业机会。从2015年到2020年,印度的适龄工作人口将超过8.56亿,这意味着到下一次大选之前,印度每年需要新增1000万的就业岗位,来消化不断扩张的人口数量。
“东亚模式”的挑战
可以确定的是,印度想要过渡到“东亚模式”并不容易。
首先,为树立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印度需要充分地调动和使用资金,而这就需要发展完备的金融与银行体系。
莫迪已经确立目标,将在2015年前开放7500万个银行账户。这样做首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政府对穷人的资金补助准确发放,同样,这也可以推动储蓄的常态化。
“除了资本,制造业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样需要劳动力的部署。而印度目前的劳动法颇为僵化,国内的城市也没有做好吸收数百万制造业工人的准备。” 森亚尔说。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成功了,印度的经济改革将会给全球12亿人的生活带来转机,并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延伸阅读:印度大选结果将改变世界?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印度选择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主导型经济模式就会是正确的选择。
摩根大通驻印度首席经济学家阿齐兹(Jahangir Aziz)认为,印度能否取代中国,或者打败诸如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之类的亚洲邻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目前还不得而知。
“由于劳动法的限制,印度很难自由地雇佣和解雇工人,这使其几乎丧失成本效益,” 阿齐兹说,“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更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印度可以投资基础设施,但这需要时间。我的疑问就是,相比转型,印度是否可以在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方面投注更多,因为截至目前,服务业仍然是最能够带动印度消费的。”阿齐兹说。
(编辑:涂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