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经贸关系迎来“黄金时代”?

作者:信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0-17 09:33:37

中国日报网10月17日电(信莲)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17日报道,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的眼中,中英经贸关系显然正在步入一个“黄金时代”。

2014年10月15日晚,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 Wood)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讲座。在讲座中,吴大使特别指出,英国已经是中国人最喜欢来旅行的欧洲国家;在英国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数量和英国学生数量旗鼓相当;英国引以为豪的国民健康体系值得中国借鉴;英国的低碳产品可以在中国进行推广;吴大使鼓励年轻的英国人学汉语,到中国实习,或做交换生;他建议所有的英国公司或企业都应考虑到中国拓展,他认为未来20年,是中英经济关系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由苏格兰孔子学院和爱丁堡皇家协会共同举办的讲座上,吴思田大使花了很多时间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他首先表示,自己并非中国问题专家。他说,他以前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同事这样总结:中国问题专家的说法非常自相矛盾,任何描述自己是中国问题专家的人都是白痴!5年前,他诚惶诚恐的开始这份工作,他认为自己所收获的是5年刺激、迷惑和充满矛盾的工作经历。他指出一两周前,世界银行低调公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他说,中国的经济成果斐然,但是也可能会令很多英国人感到惊诧和不适应,因为在过去的200多年时间里,大多数英国人已经习惯了英国、美国在经济上领先,而中国的历史、文明和政治制度与英美俨然不同。他指出,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在过去的20个世纪中,其中有18个世纪,中国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世界经济史上,由英美经济领先的19世纪和20世纪是“偏差”,是“昙花一现”。目前正是中国重建辉煌的重要时刻,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这样的现实对所有人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不仅仅是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还有心理上、情感上的影响。但是,吴大使强调,伴随着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英国所面对的更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2010年初,吴大使刚到北京就职,当时中国正经历极其关键、也很艰难的改革。他认为,自从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现代历史上,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企及的。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颁布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大大放松了国家对个体的控制,首先是允许农民做小生意,然后允许农民到城市里发展;允许个人选择雇主,鼓励个人旅行,不仅仅是在国内旅行,包括到国外旅行;中国逐渐欢迎外资,并将那些效率很低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和现代化;城市居民被赋予买卖公寓的权利,新的消费群体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更多工业区域,鼓励他们参与世界竞争。这些大胆的变革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包括帮助5亿人摆脱贫困线。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这些巨大的变化主要依靠两个基础实现:一、鼓励闲置的劳动力流动,比如,农民可以到工厂里上班;二、追赶西方先进的科技,因为西方公司会充分利用投资自由,将西方的技术和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这些变化促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每7、8年,中国的经济都可以翻倍。但是,最近些年,中国的领导人认识到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极限。肯去工厂上班的工人越来越少,企业因此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工资,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能为外资企业提供便宜的工业区。中国由国家紧紧控制的银行体系,像是巨大的输送带,将财富从个体、家庭手中,聚集到银行,用于修建更多的基础设施、楼房和工厂。但是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回报越来越低,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以往的经济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上世纪末,中国的领导人明确指出未来的计划:放缓投资,增加民众的消费力,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环境,中国的服务业则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已经具备了先进科技的前提下,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中国需要“创新”,这样才可以做到持续发展。

吴大使表示,中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发明和设计”转变。同时中国政府的职能也将会转变,从控制决定型向支持型转变,即允许市场的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允许一些投资失败,一些企业倒闭;意味着给银行更多调整借贷款利息的权利;意味着允许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交易价在更大范围内浮动;意味着逐步开放能源和土地的价格;意味着向外国人开放更多的市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吴大使表示,根据他的预测,尽管目前还未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未来几年,这些变化会逐渐发生。

谈到中国和英国的商贸合作,吴大使首先提到德国,他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国和中国的商贸往来远远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不过,吴大使很有信心:在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将会举足轻重。中国需要发展服务业,英国的服务业公司是英国经济的重大支柱;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而英国在教育、科研和创新方面都有优势;中国的公司希望将自己的品牌业务国际化,英国,尤其是伦敦,是进行国际化拓展的理想的地方;此外,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英国欢迎任何外国投资,包括中国的投资。英国可以为中国提供下一步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中国也可以提供英国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英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出口的能力,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市场;英国的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中国有大量的资金和能力,可以帮助英国实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海外留学、旅行,这意味着什么?若合作顺利,未来20年,将是中英两国经济关系的“黄金时代”。早在2011年,英国政府就这样预测了,英国领导人提出“经济增长伙伴合作关系”(Partnership for Growth),指的是中英两国进行更多的商贸往来,可以互相帮助。到今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英国,中方已经把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化,提出“经济增长、革新和创新伙伴合作关系” (Partnership for Growth, Reform and Innovation)。有意思的是,去年,尽管大多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额有所减少,但是英国的对华出口却有增无减。吴大使特别以苏格兰的威士忌为例,指出,苏格兰威士忌出口中国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他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中国商人来购买苏格兰的威士忌酿酒厂。他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对英国的投资也令人大跌眼镜。中国已经意识到英国对外资是持有怎样开放的态度,因为以往,中国企业到其他国家投资,曾经遭遇过抵制和当地的保护主义。比如,有一个欧洲国家甚至以国家安全法阻止本地一家酸奶厂被收购。但是吴大使表示,英国不会那么做,英国的政策是透明的、开放的。

吴大使还指出,中国人对英国教育产业的贡献同样不可低估。目前英国有13万中国留学生,远远超过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的人数,而且今年年初公布的调查数字表明,在英国所有的研究生中,25%是英国学生,24%是中国学生。同前一年相比,来自中国的研究生的数量增长了10%,也就是说,再有一两年,在英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研究生的数量要多过英国研究生的数量。吴大使还说,目前英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合作办学、交流生,各种项目超过230种。来英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与日俱增。上周中国发布的数字显示,去年有49万中国人来英国旅行,超过到其他任何欧洲国家旅行的中国游客数量。对这一数据,吴大使特别引以为豪,因为之前英国媒体少有报道中国人到英国旅行,而总是一味报道,中国人喜欢到法国旅行。但是更值得期待的是那些还未拓展的领域。比如,英国的医疗体系,中国目前正在对公共健康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英国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而且中国目前也鼓励这方面的投资,比如,就在上个月,中国放低了外资到中国投建运营医院的门槛;再比如,能源和环保方面的合作,英国是成功治理污染的国家之一,英国有丰富的低碳环保产品可以推广等,这些都会吸引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英国对话交流。通过和中国分享英国成功的经验、教训,英国可以支持中国的改革,同时这种交流也帮英国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的机会。

吴大使最后建议所有的英国人把握中国的机遇。他希望,每一家英国企业商家都要考虑是否应该向中国出口自己的产品服务,或者考虑是否可以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他同时鼓励年轻的英国人学汉语,到中国实习,或做交换生。

也许是为他这句话作一个有力的佐证,吴思田大使特别强调:他自己的儿子,目前就在中国学习汉语。

(编辑: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