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美媒称,2014年11月,一位单身母亲在挤地铁时被夹坠亡,凸显了中国首都交通运输部门官员早已承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们采取了措施,从2014年12月28日起将地铁票价提高,声称其目的是缓解过度拥挤现象。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不出所料,这个政策并未得到一边倒的拥护。
家住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附近的郑申辰(音)说:“我早上还是要在地铁站外面排队等15分钟才能进站,我觉得政府只是想给地铁涨价找个借口。”
来自河北承德的单身母亲潘小梅坠亡的2014年11月6日,北京地铁的客流量高达930万人次。33岁的潘小梅当时被夹在了地铁车门和安全门之间,显然是想挤进一节拥挤的车厢未果。
北京地铁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也变得特别拥挤。
2007年年底时,北京有5条地铁线,总里程约为140公里,买一张票就能随便坐到哪儿。如今,在2014年12月28日4条新线路开通运营后,北京共有18条地铁线,总里程超过523公里。
但伴随着这种扩展而来的是乘客量的激增,高峰时段坐地铁不啻为一场噩梦。
201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段北京地铁西二旗站早高峰盛况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站台上一名负责引导客流的地铁工作人员好几次被争先恐后上地铁的乘客挤进车厢。
当有关部门宣布要提高票价时,能够解决拥挤问题被赞誉为此举将带来的主要好处之一。《人民日报》载文称,地铁调价可以使更多乘客从地铁分流到地面公交车。
在调价措施12月28日生效前,北京地铁实行无论路程远近一律2元的票价。新票价起价3元,按乘坐里程计费。
26岁的郑申辰在离家12英里远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早上上班要耗时50分钟。现在路费上涨了一倍多,但是他并不打算改换出行方式。
“坐地铁是我去上班的最快途径,”他表示,“北京的地面交通太堵,坐公交车根本不可行。”
近年来,北京有关部门开始就涉及日常生活的涨价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包括水、电、天然气等。但有居民质疑这些听证会的实际意义,因为不管听证结果如何都会涨价。
2014年10月底举行的地铁调价听证会选取了10个人作为通勤者代表。中央民族大学的张宏良当时发表博文称,价格听证会本应是由市民决定是否涨价的一种民主权利,在当今中国却变成了选择涨价方案的公民义务。
很多像潘小梅和郑申辰这样的年轻外来人口在地铁线末端租住廉价房以降低生活成本,同时又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方式进城。
就职于北京CBD地区一家证券经纪公司的张建(音)3年前和女朋友一起搬到北京东郊梨园地铁站附近的一幢公寓楼中,因为那里的月租金只有约1300元人民币。
虽然涨价后他每天坐地铁的费用增加到原来的近3倍,但27岁的张建并不考虑搬到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
他说:“如果搬家,多出来的租金比涨价后多花的地铁票钱要高得多。地面交通拥堵,保证不了我按时上班,所以,地铁票价涨就涨吧,我认了。”
2014年12月28日,乘客在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西站刷卡进站。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