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竞争对手开采又不赚钱 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限制
【延伸阅读】英报: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 或用资源税代替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外媒称,中国已取消稀土出口配额政策,此前该政策导致中国与贸易伙伴发生摩擦,并使各方更加认识到稀土作为战略资产的重要性。中国很可能会用资源税取代出口配额。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6日报道,世界上有17种被定义为稀土的矿物,中国拥有其全球储量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加工产能。稀土被应用于从仪表板到特种钢的多种产品。
10年前出台的出口限制政策在2010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当时中国收紧配额,导致贸易商争先恐后寻觅货源,并引发华盛顿和东京的战略关切。去年早些时候,美国针对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起的挑战获得胜诉。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稀土和其它一些产品(包括钨和焦炭)的配额将被一套出口许可证制度取代。
金属分析师们表示,那很可能会包括资源税。北京咨询公司亚洲金属网(Asian Metal)的彭韦韦(音)表示,市场上的价格影响将是有限的,而且尚不清楚哪些公司将获得出口许可。
更广义地说,中国已转向实行资源税制度,这将使国家以更简单的方式从采矿和能源生产活动获得财政收入。
这些资源税被用于取代配额制度,后者通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制造一个有利可图的价格差距,让背景深厚的企业或个人获利。
报道称,在某些方面,中国的配额政策取得了成功。出台该政策时,中国廉价出口稀土,加工主要在日本进行,配额带来的价差激发许多日本企业把工厂迁至内蒙古包头周边地区,那里是中国稀土开采中心之一。
报道认为,配额制度的其他目标没有成功:稀土开采和加工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几乎没有任何改观,稀土开采的步伐也未放缓。收紧出口配额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也刺激了海外对稀土开采的资金投入;此前该项业务是无法盈利的。
价格波动,特别是2011年中国收紧配额后出现的飙涨,也导致制造商针对具体应用寻找其他材料,包括磁铁。这缓解了中国的贸易伙伴的一部分战略关切,此类关切集中于稀土对于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稀土生产
(2015-01-06 11:5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