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田气囊引起的全球召回仍在不断升级。日前,使用该公司生产气囊的在华合资车企也受到牵连,多家企业宣布将实施召回计划,但由于目前其他供应商无法提供替换零件,车企仍不得不依赖于高田公司的气囊供应。业内普遍认为,高田气囊全球召回引发的危机,不仅暴露出全球汽车企业为节约成本,集中采购单一品牌零部件的风险,而且暴露出对零部件供应商生产的监管缺失。
召回超过3000万辆
事实上,从去年底高田气囊缺陷问题大面积爆发,全球因缺陷气囊问题的召回不断。5月,天津一汽丰田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有限公司等多家车企由于气囊安全考虑将召回部分轿车和SUV,总数达到70万辆。
有消息称,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宝马、本田、三菱、斯巴鲁等品牌也是高田气囊的使用者,都曾因安全气囊的问题缺陷进行过召回。截至目前,因高田气囊安全问题累计的召回汽车超过3000万辆,已经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案。
据了解,高田气囊缺陷是由于之前气囊推进剂的化合成分在暴露于潮湿环境或遭遇不当处理时,可能导致气体发生器发生爆炸,并在车内引发金属碎片的飞溅,目前全球已发生了6起与高田问题气囊相关的死亡事故。业内人士认为,高田气囊缺陷由于涉及人身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安全信誉已影响到车企的竞争力,迫使车企加大了召回力度。
全球采购监管难题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高田气囊事件只是零部件引发大规模召回的一个缩影,由于车企精力有限,不可能实现所有零部件都自己开发,因此零部件采购的集中化以及零部件的共享成为车企的普遍做法。
虽然目前车企已经转向使用其他供应商,但由于高田掌握着核心零部件,其他供应商仍需要高田提供替换零件。丰田在对其他供应商进行评估后表示,其他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零件无法适配高田气囊,并且需要重新设计气囊模块,增加新的成本。
一位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表示,在供应链管控方面,尽管车企都会定期对供应商的生产线进行抽查,但在核心部件生产运用方面,整车厂其实很难监管,而且缺少试验的设备与工具。
全球分工规避风险
贾新光透露,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优势,车企也会在零部件采购的成本上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而集中采购虽然可以获得供应链上的价格优势,但也会带来批量采购后导致的大规模召回风险。
据悉,2011年,日本海啸引发的全球零部件短缺已经让全球集中采购遭到了质疑,当时跨国公司开始反思全球采购的弊端,避免因缺少替代品而产生的风险。
“从全球范围看,零部件发展的趋势是通用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的趋势下,车企不仅需要在零部件采购时紧盯降成本,而且应该启动对零部件的严格监管,并采取全球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分散化、多样化的布局和采购方式才能保障整个生产体系的稳定。(蓝朝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