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作者:蒂姆·哈福德 来源:中国日报
2017-05-03 14:46:53
分享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中国日报网5月3日电 据英国BBC报道,带着轻微的呜呜声,它在仓库地板上穿行,两只手臂在叉车上自行升高或降低,准备接受新任务。它的每只手臂上都有一个摄像机。左手把一个纸板箱放在货架上,右手伸进箱子并取出一个瓶子。

与许多新机器人一样,它也来自日本。日立公司在2015年发布此款机器人,希望能在2020年上市销售。它并不是唯一一个可以从架子上取下瓶子的机器人,却像一个古老的人类一样,快速而精准地执行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像这样的机器人有一天或许会完全取代仓库工人。

现在,人类和机器人一起管理仓库。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Kiva机器人对亚马逊仓库周围的商品货架进行移动 图片来源:法新社 

在亚马逊的仓库里,Kiva机器人来去匆匆。它们不是把货物从货架上拿走,而是把货架运送给人类,让人类选择东西。这样,Kiva机器人可将工作效率提高三倍。

机器人也在和人类一起在工厂里一起工作。

工厂从1961年开始引进机器人。当时的通用汽车公司安装了第一台尤曼特(Unimate),一种用于焊接工作的单机自动机。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通用汽车的尤曼特机器人。图片来源:ALAMY 

不过,直到最近,机器人仍然严格地与人类工作人员隔离——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人类,另外一部分是为了不让人影响机器人的工作,因为它们的工作环境要受到严格控制。

不过,对于一些新的机器人,就不需要这么做了。

以反思机器人Baxter为例。

 

“复兴”趋势

Baxter可以避免撞到人类,如果人撞到它的话,它就会倒下来。 它有一双卡通式的眼睛,告诉人类同事要去的方位。

以前的工业机器人需要专门编程,不过,Baxter可以从人类同事那里学习新的任务。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在全球,机器人的数量在迅速扩大——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每年增长约13%,这意味着机器人的“出生率”每五年几乎翻一番。

长期以来,“海外”制造业的趋势是雇用新兴市场的廉价工人。现在,机器人推动了“复兴”趋势,即生产返回到既有的工业中心。

机器人能做的事越来越多:生菜挑选工、调酒师、医院搬运工。

不过,它们并达到人们之前对机器人的期望。1962年,也就是尤曼达诞生一年后,美国的动画片“杰森一家”(The Jetsons)里出现一个叫“罗西”的机器人女仆,能做家务。要实现这个功能,现在来看还是遥远的。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机器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硬件的改进,其中包括质量更好和成本更低廉的传感器——从根本上改善了机器人的眼睛以及指尖的触觉和平衡感。同时也因为软件的进步:机器人拥有了越来越灵活的大脑。

当然也有时间因素。最初过高的预期在机器思维领域遭遇挫折。

想要发明人造智能的想法通常是追溯到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夏季研讨会上使科学家们对“使用语言、具有抽象思维,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升自我的机器人”的超前性的兴趣。于是,他们认为大概20年后会了出现有类似人类智力的机器。

现在,人们仍然认为类似人类智力的机器要……大概要在20年后出现。

 

自我提升=超级智慧?

未来主义哲学家尼克·波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对此深感愤慨。他写道:二十年是“对预测者来说是发生根本改变的最佳时间”。时间近了,你会期待现在就看到原型;远了,就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了。

只是在过去几年里,人工智能(AI)才真正开始加速发展。具体来说,在所谓的狭义AI——算法能做好一件事,比如下围棋、过滤垃圾邮件,或者识别Facebook照片中的人脸。处理器变得更快,数据集越大,程序员就能更好地编写出能学会改进自己的算法。

一些像Bostrom的思想家对机器人自我完善的能力感到担忧。如果我们创造出人一般的智力——像人类一样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系统,会发生什么?它会迅速变成拥有超级智慧吗? 我们如何才能控制它?至少,这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要创造出人类一般六水平的智力的机器人,还要20年。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不过,狭义的人工智已然让经济发生了转型。多年来,算法已经在诸如簿记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代替了白领工人,而且有更多的传统工作受到威胁。

IBM的沃森曾在智力竞赛Jeopardy!中击败人类冠军而登上头条新闻。在诊断肺癌方面,它比人类医生的表现更好了。

软件正在变得与有经验的律师一样出色,能预测出什么的观点最有可能赢得案子。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世俗停滞”

智能投顾分配投资建议。

算法通常会在金融市场和体育领域发布新闻报道——对我来说,幸运的是,算法似乎还没有写关于技术和经济学的专题文章。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解释了一个令人好奇的经济趋势。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认为,就业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脱钩”——经济如何有效地投入人力和资本,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东西。

从历史上看,生产力提高意味着就业机会更多和工资更高。可是,布莱诺夫森和麦卡菲认为,这种情况在美国不会持续下去。自从世纪之交以来,美国的生产力一直在提升,可是就业和工资却没有随之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我们正在经历“长期停滞”——利率在接近零或以下,没有足够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机器人的崛起:给劳工带来何种进步?

技术掠夺工作的情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就是在200年前,勒德分子们到处摧毁了技术的原因。“勒德分子”成为嘲弄词语,因为技术总是最终创造出新的工作来代替它所摧毁的工作。工作变得更好,或至少,工作变得不一样。

这次技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仍然存在争议。人类得到的一些工作实际上有可能会更糟。这是因为技术在思维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机器人的大脑正在比它们的身体进步得多。

《机器人崛起》(Rise of The Robots)的作者马丁·福特(Martin Ford)指出,机器人可以在让飞机着陆,能在华尔街交易股票,却仍然做不了清洁厕所的工作。

因此,也许为了一瞥未来的情景,我们不应着关注机器人“萝西安”,而是关注正在仓库中使用的另一种设备:Jennifer Unit。它是一个电脑化耳机,能告诉人类工作人员要做的事情,最为详细地告诉他们。如果你必须从一个架子上挑选19个相同的物品,它会告诉你先选五个,再选五个,然后先五个,最后选四个。这样会比说“选择19个”出错误率更少。

如果机器人在思考方面击败人类,但是人们在将物品从货架上取走的方面击败机器人,为什么不用机器人脑子来控制人体?这可能不是一个能有成就的职业选择,不过,你不能否认这个逻辑。

 

(编译:李甜、史林昆 编辑:王旭泉)

 

推荐阅读:

我们的思维是否越来越机器化

人工智能逆天:表现出种族和性别歧视

自动化时代:假如过多工作并非解决之道而是症结所在呢?

机器人说了算?没那回事!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