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赏春花、看演出、观非遗 “春日经济”活力涌动

这个清明假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非遗+”旅行、“新中式”旅行绘就假日消费新图景。

文化中国行丨赏春花、看演出、观非遗 “春日经济”活力涌动

来源:人民网 2025-04-07 20: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明假期期间,范女士一家在北京温榆河边露营。受访者供图

诗意乐章咏美景,清雅旋律抒春意。这个清明假期,春日主题演出齐登场,致敬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走进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国家大剧院,“‘诗音雅乐’北京民族乐团室内乐音乐会”用诗意旋律勾勒春意绵长,“维也纳交响乐团音乐会”“‘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等演出为观众“解锁”更多春日浪漫惊喜。

清明假期期间,上海顾村公园樱花岛上,游客在观赏国风汉服快闪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清明假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非遗+”旅行、“新中式”旅行绘就假日消费新图景。

在河南洛阳,“汉服+音乐+牡丹”打造出一场场沉浸式文化盛宴;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樱花有戏”带游客欣赏《大闹天宫》等皮影戏;在苏州黎里古镇,传统建筑与春日花海相映成趣;在浙江绍兴,“清明上河游园会”中越剧表演闪耀全场;在上海顾村公园,花灯巡游、国风表演共同打造出“樱花互动乐园”……多地近日营造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清明假期,短途深度游、文化体验游带动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文旅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各地应因势利导,充分发掘春季独特资源和优势,把“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人民网记者郭冠华)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