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来源:中国网
2016-09-07 17:25:35
分享

适逢开学季,有关大学生被电信诈骗的新闻屡见报端,其中广东揭阳准女大学生被骗自杀的新闻,更是引发了网友的热切讨论。电信诈骗案屡禁不止,不仅对人们的经济财产造成损害,如今已恶劣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此,一点资讯推出“电信诈骗大数据洞察”,运用大数据技术帮助新生及家长识别诈骗那些坑,练就火眼金睛的辨别力。

人群洞察:易受骗者聚焦于老年人、学生,中年女士

从数据图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学生,以及中年女士最常成为诈骗事件中的受骗对象。社会发展决定了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生活、心理抚慰的双重缺失使他们很容易被诈骗分子“乘虚而入”。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学校对安全教育的忽视使其对诈骗手段辨识力普遍缺失,遭遇诈骗时也很难提起防范意识。而中年女士更容易受同情心驱使而轻易相信他人,因此很容易掉入诈骗陷阱。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地域洞察:安溪县诈骗之乡曝光 福建用户对相关信息尤为关注

据一点资讯的数据显示,电信诈骗频道的关注用户中,省份排名依次为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四川。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关注地排名靠前的福建,正于近期被起底安溪县“诈骗之乡“的背后真相。数据结果与热点事件关联之紧密,也很好印证了一点资讯平台的大数据能力。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诈骗手段洞察:诈骗分子花样多,“金钱”有关尤其需要防范

人们走过最深的路往往就是诈骗分子的套路,诈骗花样多,尤其是涉及到金钱的时候。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接到陌生的短信、电话、网址链接,以及涉及索要关于银行卡、身份证类的隐私信息时,十有八九是诈骗案件。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诈骗分子身份洞察:除了假扮公检法,网恋对象更需多加防范

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权威性和社会地位背书的公检法人员最常是诈骗分子伪装的身份。其次,客服、家人、银行、快递等行业及身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高融合性,使得深受诈骗犯案者“青睐”。值得注意的是,“网恋(相亲对象)”的标签再次榜上有名,不得不提醒单身人士,面基网络结识的相亲对象,需要有意识甄别提防。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诈骗时机洞察:特殊节点,相关群众需重点警惕

从诈骗新闻的月度热词来看,除了受娱乐、政治、敏感身份等因素影响,2月和8月分别受春运和开学季的影响,一跃成为该月诈骗热词。因此,遇到春运、开学季、重大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人们更需加紧提高防范意识。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诈骗手段洞察:读热文 防被骗

在诈骗资讯关注度TOP5中,一点资讯围绕诈骗新闻,通过算法的智能性与关联性为用户提供了多维度的资讯矩阵,呈现了包括新闻发生、新闻事实、背后故事、解决方案在内的多角度内容,为用户提供了真正有帮助的价值资讯。

电信诈骗大数据:老人学生中年妇女为最易被骗人群

通过对诈骗报道热门文章的阅读,不难看出不法分子的基本“套路”,为广大网友在如何防范诈骗的问题上提供了三大建议:

(1)面对意外之财,千万不能有贪心

人性中的贪念往往是最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的。彩票中奖、积分兑换….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需要提醒广大网友,不义之财不可贪,小心倒打一耙!

(2)最好问问局外人,旁观者清

缺乏网络使用常识的中老年人往往是诈骗案件的高危受害者,对于他们来说,询问局外人意见是最简明高效的方法。

(3)遇到经济突发情况,让自己冷静一下

诈骗分子常借“国家公职人员”的名义诈骗,尤其以虚假法律传票最为猖獗。遇到这类事件,给自己一段冷静时间往往能避免受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