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奖里的桂风壮韵 ——广西舞蹈《打扁担》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

群星奖里的桂风壮韵 ——广西舞蹈《打扁担》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6-05 13: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30日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在上海正式落下帷幕,广西选送的舞蹈《打扁担》荣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群星奖”。

舞蹈《打扁担》是由广西群众艺术馆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化志愿艺术团共同创作舞蹈,入围2019年5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除了《打扁担》,广西选送的另一个舞蹈《海的女儿》一同入围。

5月初,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正柱在观看排练演出后表示,通过舞蹈,让音乐之美、舞蹈之美、劳动之美、服饰之美、广西之美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壮族舞蹈《打扁担》不负众望,收获无数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并征服了评委挑剔的专业眼光。

壮家的扁担会说话

“扁担舞”是流行于广西河池红水河流域一带的蓝衣壮支系的传统民间舞蹈,动作和打法主要以模拟农耕劳作现象:插秧、打谷子、犁田、打牛等,有着“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之美誉。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壮乡妇女们涌向街头巷尾、晒谷场的平坦之地打起扁担,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家的扁担会说话,说的是壮家农耕文化的故事,壮家的扁担会唱歌,唱的是壮家儿女丰收喜悦之歌。”主创团队介绍,《壮家的扁担会唱歌》取材于壮族传统民间舞蹈为创作素材,描绘了壮家女人担着扁担日出而作,闲暇之时抄起扁担打扁担,扁担上下左右互击翻飞,气氛热烈高昂,歌声响彻山谷,人们酣畅淋漓乐在其中的壮乡之景。

从传统舞蹈走向舞台艺术,是传统民间舞蹈发展样式的新面貌。舞蹈《打扁担》具有强烈的壮族农耕文化的民族特点,不论在哪里演出都能吸引到众多的眼球,看似普通的扁担,却能用来跳舞、用来唱歌,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出效果。该作品通过惠民演出,传播着壮族人民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展现着壮族人民农耕文化的艺术结晶。让民族文化得到宣传,传统舞蹈得以推广,为壮族民间舞蹈文化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实力团队倾心创作

舞蹈《打扁担》主创人员来自广西实力派艺术家。

作曲由傅涛担纲。傅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一级作曲,是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西铜鼓奖获得者、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3、第4和第8届签约作曲家。

舞蹈编导之一李虹是自由舞蹈者,长期从事广西非遗传统舞蹈编创,创作视野以关注广西“非遗”传统文化为主,作品题材均围绕广西本地少数民族为创作根基进行展开选材。另两位舞蹈编导沈玥、杨诗蕾均来自广西群众艺术馆资深编导,长期从事群众舞蹈辅导、策划及编创。

演员则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优秀艺术志愿者出演。该校相关队伍曾经参演众多大型演出,获得诸多殊荣。

自2014年2月起,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广西马山县加方乡“扁担舞之乡”进行田野采风,收集了传统扁担舞的舞蹈素材,并和当地乡亲们一起生活,体验壮乡人民的饮食、劳作、生活,综合分析扁担舞之乡的民族文化。2014年8月正式排练,9月完成作品初稿。之后经过长达5年的打磨。

期间,2015年5月主创团队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节目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增加了扁担多样化的打法,让扁担的击打方式层出不穷,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观赏价值。于2015年7月参加了第十届“八桂群星奖”比赛获得一等奖,后陆续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于2018年作品定型。在此期间,从2014年起便不断的开始参加惠民演出。

作品创新亮点纷呈

业界评论认为,舞蹈《打扁担》呈现了三大亮点:

壮族农耕文化的艺术再现。作品《打扁担》取材于“非遗”传统舞蹈,其动作主要通过扁担交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交织图案及打法,用扁担的画面模拟再现壮乡农耕生活之景,传统动作有打牛、打谷子、打插秧等,动作具有典型的南方农耕文化的地域特征,极具广西壮乡特色典范。

彰显团结和睦的民族精神。作品通过描绘一群壮乡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劳作景象,手中的扁担既是他们的劳作伙伴也是闲暇之时会唱歌的“玩具”。劳作闲暇之时,她们便抄起手中的扁担在田埂边打起扁担唱起歌。演出中,运用人数不断叠加的击打方式进行表演,表现了人越多扁担则越打越欢的场景,叠加的艺术手法目的是为表现壮族人民团结和睦的民族精神,以及凸显出壮乡女人鼓舞人心的“扁担精神”。

推动文化传承的弘扬传播。扁担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将作品的创作视野关注在非遗传统舞蹈上,希望通过作品的编创为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出一份力。作品通过将传统舞蹈进行舞蹈结构上的设置,让作品富有人物情感的表达,使传统舞蹈以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呈现在舞台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让作品的树立实现非遗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响声”。(图片由广西文旅厅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