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首选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促进。2、虽然上海现在有696家总部企业,但是新加坡有1200家,阿联酋迪拜有2146家,荷兰鹿特丹800多家,更不要说美国,现已达到了8000多家。

经济观察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首选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27 08: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引进来”的重要方式,全国各大城市都展开了对其核心发展力量——总部企业的“争夺战”。

8月20日,南京出台《2019—2020年新增100家总部企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总部企业100家以上。8月21日,“2019总部企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朝阳区副区长李懋在会上表示,要使朝阳成为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2019总部企业发展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首选之地。但是对比国外总部企业和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和理念上存在三个误区:第一,重外资、轻民企;第二,重经贸、轻服务;第三,重现有、轻未来。进一步引进企业总部,需要改变这三个误区。

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独家采访魏建国先生的文章,供关注总部经济发展的读者参考。

要 点

1、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但像中国这样下大力气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国家还不多。

2、虽然上海现在有696家总部企业,但是新加坡有1200家,阿联酋迪拜有2146家,荷兰鹿特丹800多家,更不要说美国,现已达到了8000多家。

3、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总部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不要仅看到总部企业的数量,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布局。

正 文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据世界银行《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中国的营商环境从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排名提升了32位,成为目前全球改善营商环境力度最强、上升名次幅度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总部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但像中国这样下大力气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国家还不多。营商环境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公开、公平、公正及透明的法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2019年1到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这在全球FDI投资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令人自豪的。

由于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跨国企业的总部都在向中国涌进。以上海为例,截止2019年7月,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其中大中华区、亚洲区及更大区域总部104家)、研发中心450家,上海始终是内地吸引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

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总部通过在中国的经营,对下一步在中国布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中心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报数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已占上海市外资企业的1.34%,贡献了10%的营业收入、17%的利润总额、12%的纳税总额和超过6%的从业人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可望能更多引进全球企业的总部。

中国引进企业总部的三个误区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对标世界先进的城市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上海现在有696家总部企业,但是新加坡有1200家,阿联酋迪拜有2146家,荷兰鹿特丹800多家,更不要说美国,现已达到了8000多家。

目前,中国进一步做好引进全球的企业总部,必须克服三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重外资,轻民企,如阿里巴巴、哇哈哈等;第二个误区是重经贸,轻金融、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如物流中心、电影艺术中心、医疗中心等,另外也包括一些时尚品牌;第三个误区非常重要,就是重现有、忽视了未来发展,如美国硅谷的企业,通过培育年轻企业发展壮大。当前中国各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时,都存在以上三大误区。

中国作为企业总部选择的地点,比以前有所提升,主要有三个优势。首先,企业选择总部所在地,希望是一个消费的大市场,这点中国做到了,中国有日益增长的近四亿中产阶级的消费市场。第二,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都已成型,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制造业最全的国家。第三,企业选择一个国家,如果定下来以后,希望该城市是国家中央部委和金融集中地,或者制造业聚集中心,以及创新科研中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都有这个优势。

中国作为企业总部的“软肋”是什么?有人说是优惠政策,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资金,也有人说是税收。我认为关键是理念,即城市要和企业总部一起发展,“我与总部共辉煌”,如果只是引起来,没有后续的服务,没有住房、交通、教育等配套服务,企业很难留住人才,也就难以发展。

引进企业总部需要补上三个短板

总之,中国引进企业总部重经贸、轻服务,缺少金融机构、文化艺术中心等软环境的建设,如亚投行可以带来的东西就很多。下一步,中国要补三个短板:

首先,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总部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不要仅看到总部企业的数量,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布局。企业总部可以带来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全球物流中心、资产支配中心,中国要全方位的支持,包括环境等方面。如荷兰、爱尔兰对总部经济的政府支持力度是很大的。

第二个短板,就是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在如信贷、施工、税收等指标排名比较靠后。中国在获得信贷方面排在第73位,办理施工许可排121位,纳税排在114位。中国排在前面的指标:执行合同排第6位,获得电力排第14,开办企业排28,登记财产排第27,这些方面的指数是比较最高的。我们比较差的就是跨境贸易,以及保护投资者。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指标,中国可以针对性做好工作,明年的营商环境排名就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三个短板,要进一步的提高中国给全球总部经济的市场预期。市场现在看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加强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将会吸引更多企业总部来到中国。

因此,中国吸引企业总部发扬优势、改进短板,相信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首选地。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