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基层医疗诊断

皮肤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基层医疗诊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9-22 13: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22日天津电 (记者 朱兴鑫 ) “我国皮肤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皮肤病诊断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下一步亟须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高级皮肤专家表示。

9月22日,第二届全国皮肤病AI与远程皮肤病学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与此同时,“中国皮肤影像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9月22日,“中国皮肤影像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常见病易误诊,皮肤肿瘤易漏诊,罕见病不认识,这就是我国基层皮肤病诊断面对的严峻现实。”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崔勇在此间举行高峰论坛上说,基层医疗机构是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新型远程皮肤病学模式的主战场。

9月22日,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中)等嘉宾与出席第二届全国皮肤病AI与远程皮肤病学高峰论坛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9年度“医药协同创新专项”完成项目评审。由崔勇牵头申报的“黄色人种皮肤肿瘤、银屑病、白癜风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创研与应用”获得立项。该项目也是我国皮肤病人工智能的首个政府立项。

9月22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崔勇(右)获颁国际远程皮肤病协会中国委员会聘书。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病医院皮肤影像诊断中心主任孟如松表示,皮肤影像设备在临床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皮肤摄影、皮肤镜、皮肤CT、皮肤超声等影像技术,可显著提升与拓展皮肤科医生的诊断能力。

9月22日,观众在全国皮肤病人工智能展览现场体验毛发镜。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基于影像学特征,借助人工智能开展远程医疗与互联网诊疗,皮肤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巡视员齐贵新指出,皮肤影像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卫健委“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的推进,也是实施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9月22日,参展商在全国皮肤病人工智能展览现场展示云镜3D剪影皮肤技术。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9月22日,观众在全国皮肤病人工智能展览现场体验手持皮肤镜。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