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心中”寻访记考察队走进那拉提草原

“你在我心中”寻访记考察队走进那拉提草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9-23 11: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4日,“你在我心中”寻访记考察队行至那拉提草原,感受它“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的无穷魅力。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是世界最美草原之一,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

因那拉提草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夏季它便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八月正值旅游旺季,牛羊在坡地牧场上悠闲地吃着草,游客们也穿起特色民族服饰,骑上马背,体验草原民俗文化。

图为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许多毡房,“这些毡房平时都有牧民居住。哈萨克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他们一年中会转场2-3次,因为毡房的搭建和拆卸都比较便捷,牧民转场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居住,这样更便于放牧。”那拉提草原景区负责人介绍道,“在旅游旺季时,一些毡房合作社会接待游客家访,为其提供住宿服务,这也成为了牧民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使那拉提草原成为野生动物资源颇为丰富的地区,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北山羊、雪豹、马鹿、盘羊、雪鸡等。

图为“你在我心中”寻访记车队行驶在盘龙谷道上

盘龙谷道是那拉提草原的核心景点,可称为天然的天山植物基因库和氧吧,是全疆目前唯一一条生态路。谷内森林密布,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及多种植物杀菌素,具有健脑又健身的功效。

除了以千年转运松、雪岭云杉、盘龙松为主体的绿色家族外,更有遍布山谷的白桦林、天然野生红果树,以及众多适宜天山生长的杂木树种和十多类野生花卉,其间具有观赏性的可采摘植物就有300多种。

图为郁郁葱葱的那拉提草原

现景区内主要旅游项目分为民俗体验项目、娱乐体验项目两种,包括赶羊、乘坐欧式马车、制作奶制品、制作手工皮具、观赏歌舞演艺等。

据介绍,景区游客主要来自安徽、上海、北京、四川、甘肃等地,旺季期还会有国外游客自驾或“抱团”前来。随着宣传力度的增加,截至2019年9月,景区共接待游客94.8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1.81%。

图为那拉提草原上的毡房

为使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景区对内部各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定期检查,准确掌握各企业商铺、马队、毡房合作社的安全及生产情况。每年招聘保洁员200余人,通过科学合理安排人数,确保景区卫生干净、整洁,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

据悉,“你在我心中”寻访记活动由新华网主办,联合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等媒体,中国搜索、腾讯新闻极速版、清博大数据等平台共同助阵,集结优质自媒体达人,建构全方位优质传播矩阵,以10辆上汽大众“途昂”和“途昂X”组成的车队为载体,从霍尔果斯出发,历时59天,行经青海、宁夏、四川等11个省区市。用车辙在中国的版图上行进出一个“心”字,完整记录沿途人文自然,深度讲述所经之处关于城市发展、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图片由你在我心中活动组授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