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23日电(曹静) 跟随“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宣传活动走访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发”)时,中国日报网记者在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看到一条1999年引进的德国西门子生产线,正在生产该公司的拳头产品信号继电器。
“当时,国内在全自动化生产系统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看到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宏发相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二十年前的场景。
二十年后,宏发早已做出了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并开始参与继电器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将影响力从国内逐渐延伸到国际。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调查团走访福建民营企业时记者发现,从跟随,到创新,再到逐渐引导创新,宏发等企业的成长历程成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重发展,延续“晋江经验”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强化主力军作用,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像晋江人民那样,坚持振奋精神勇于拼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发挥优势善于拼搏,在拼搏中取胜、在拼搏中发展。”在孕育了“晋江经验”的晋江走访民营企业时,记者对此有了切身感受。
“对我们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生存之本。”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对记者说。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安踏在研发实验室建立了中国人脚型库,利用大数据分析出中国消费者的脚型结构特点,生产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半码鞋”。李玲说,正是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研发成果,给安踏建立了核心竞争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一个半码鞋为安踏创造了巨大优势,说明创新发展理念对企业的重要性。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企业发展空间还是有的。”盘和林说,“对企业来说,只有规模化发展的旧思维、旧理念才举步维艰,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通过创新占领市场的,还有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工”)。该公司副总经理郑前远说,晋工每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即使在行业低迷时期,晋工仍坚持投入创新,开发新产品,让公司走到了今天。
“前几年,整个工程机械装备行业表现平平,装载机同质化严重,但晋工通过创新产品叉装机占领市场,支撑了公司很大一部分利税,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红利。”郑前远说。目前,晋工生产的装备已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销往东南亚、巴西、南非、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另一家企业,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拥有一座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基地,配备全自动生产线、立体仓库、无人穿梭车,2016年入选了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入围的64家企业之一。
恒安总裁助理陈发沛介绍说,这座全自动化生产基地占地不到100亩,节约了80%的人工,年产值已经达到5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该生产基地的机器是根据恒安新研发的生产技术需求,由国内厂商量身提供,实现了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
晋江这座由泉州市代管的闽南小城,诞生了安踏、恒安、晋工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他们坚持初心往前走,心无旁骛做实业,不断投入研发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打磨真功夫,正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几十年前,看到国外先进技术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企业,如今早已长成新时代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将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输出海外,直面市场竞争。
促创新,加快技术赋能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方针,福建省出台了多项政策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积极鼓励创新,吸引人才,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福建为支持企业创新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七条措施》,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享受最高5%的补助,次年加大研发还有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创新产品能够申请科技创新奖和科技计划项目,从市级到省级都有配套资的金补助。”郑前远表示。他说,政府的创新补助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晋工的积极性。
记者注意到,在创新方面,政府的财政政策不是单纯地砸资金,而是充分发挥财政的带动作用,协助企业做好创新工作,带动社会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在市场经济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在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上,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注意,引领企业前行的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家精神同样值得重视。
宏发是一家比较特殊的企业。早在1998年,该公司就在设备自动化层面上开启了步伐。当时中国劳动力还相对低廉,是什么驱动着宏发自动化进程?企业家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前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宏发所在的继电器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而高质量产品最终取决于高质量设备。在设备层面上,宏发希望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早在20年前公司高层就决定自动化。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市场将对设备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像宏发这样在技术上拥有前瞻性的公司无疑将在竞争中具备优势。
当然,培育企业家精神离不开社会环境。“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大力倡导和推行“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等理念形成了孵化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更好地调动了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人才,产学研深度结合
人才资源是撬动其他资源的首要资源,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聚集大量高素质人才。
本月初,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上,泉州市委书记康涛介绍,为营造创新环境,泉州市引进建设中科院、华中科大等14家大院大所,突出“以用为本”,助推新价值制造。
郑前远说,晋工和福建省内外的多家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如省内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省外的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数是由政府牵线促成的。
“近年来,政府出台政策引进人才,尤其是工程机械领域方面的人才,对我们行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郑前远表示。目前,晋工的研发中心有80人,超过一半职员拥有中高级职称,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主导了5项国家标准。引进人才后,晋工内部还有相对应的培养和激励措施,人才结构相对稳定。
对于未来的人才政策,郑前远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引进智能化、远程控制方面的人才,助力企业在工厂数字化上更进一步。
恒安也是如此。从1995年开始,恒安与华侨大学合作办学,领域涉及机械制造、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从高校引入人才后,恒安还会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福建省紧紧围绕发展、人才和创新这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推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说福建的民营企业是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可以相信,未来民营经济将继续为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