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烈士戒指故事(3)|| 15位徐氏英烈,走到我们面前

”李芳喜笑颜开,连忙指给大家看——  徐华生,1928年6月参加革命,系红五军战士,1934年8月在万载县作战牺牲;徐芳远,1933年6月参加革命,系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战士,1934年3月在万载县小源作战牺牲;

红军烈士戒指故事(3)|| 15位徐氏英烈,走到我们面前

来源:华声在线 2020-07-31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5位徐氏英烈,走到我们面前

——“寻亲团”探寻烈士档案侧记

7月28日11时许,辞别平江县族谱收藏家余万根先生的3000余本族谱,江西日报采访组、湖南日报岳阳分社采访组、文化志愿者组成的“寻亲团”再次出发,来到平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试图从烈士名录中寻找蛛丝马迹。拥军优抚股股长黄河告诉记者:“平江县记录在册的烈士共有21080名,徐姓烈士共有674名,其中在江西万载县牺牲的有15人。”

江西日报记者李芳、颜瑶、张鹏飞仿佛抓住了新希望,仔细比对名录信息。“这4名烈士的牺牲时间最符合。”李芳喜笑颜开,连忙指给大家看——

徐华生,1928年6月参加革命,系红五军战士,1934年8月在万载县作战牺牲;

徐芳远,1933年6月参加革命,系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战士,1934年3月在万载县小源作战牺牲;

徐月堂,1934年2月参加革命,系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战士,1934年8月在万载县作战牺牲;

徐爻连,1930年2月参加革命,系红十六军战士,1933年在万载县病故。

“用这个再对照族谱,范围就缩小了。”记者提议,“能否查看这4人的详细档案?”

“当然能。”在黄河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档案室。

走进档案室,只见12个可移动的档案密集架,承载着2万多个烈士英灵,让人顿觉肃穆。局办公室副主任、档案管理人员袁菡云循着编号寻找烈士档案。

“管理档案可是一件细致活。”袁菡云告诉记者,每天上班,必须先打开档案室的窗户通通风,散散气味;随后,得打开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0℃至30℃之间,湿度也要适中;两天要打扫一次灰尘,保证干净整洁。如果整理档案时发现纸张破损,必须及时用白纸垫底,进行修补。

“您真伟大!”记者发自内心地称赞。袁菡云却笑着说:“我很平凡,但我很自豪,因为守护着这么多革命先烈的英灵。”

捧着烈士档案,众人仔细翻阅查找。每份档案内,都有2至3张登记表和1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存根,记载着烈士参加革命过程及其亲属相关信息。“这些档案都经过3次大整理,比较完善了。”黄河介绍,“以前都是手写登记,现在有了电子档,你们查起来更方便。”

一旁,一本厚度约10厘米的绿皮书引起了记者注意,是平江县1981年10月编制的《平江县革命烈士英名录》。1612页的名单,一张张都书写着战士们的英勇和无畏。一名志愿者感叹道:“这真是在守护一部英雄史!”

看着15名在万载县牺牲的徐氏先烈的名字,记者反复思考:“能否发动这15位先烈的家属来共同回忆,看这些先辈是否与徐班长有过或多或少的缘分呢?”

12时许,平江县委书记汪涛给记者发来微信,关切地询问:“找到了吗?”

得知尚无进展,他也开始出谋划策:“要面向整个湘北地区,发动徐氏宗亲,一起来找!”

 

 

(徐亚平)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