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有座慈幼院,双清别墅因它而建,今年成立100周年

北京香山有座慈幼院,双清别墅因它而建,今年成立100周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10-31 08: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0日,“红色香山 百年慈幼”图片展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街道多功能厅开幕, 200多幅老照片再现了百年来香山慈幼院背后的峥嵘岁月和闪光历史。

“红色香山 百年慈幼”图片展开幕

展览分为“我和我的母校”“香山慈幼院和熊希龄”“香山慈幼院和慈善教育”“香山慈幼院和爱国主义”“香山慈幼院和共产主义”“香山慈幼院与当下中国”6大板块,内容丰富详实。

一张老师与孩子们在香山慈幼院蒙养园活动室之一泰源堂前的合影引得不少居民驻足观看,这张照片摄于1927年,图片的提供者正是图中主人公之一的方亭。

方亭毕业于香山慈幼院幼稚师范学院,中共地下党员,曾负责中共北平地下电台工作,是《北京晚报》的创始人之一。

“我有幸于1927年在三岁时进入香山慈幼院,从此改变了我这个孤贫儿童的命运,从1927年到1943年,我在香山慈幼院的经历,对我以及和我同样就读香山慈幼院校友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方亭写下了她对母校的眷恋情深,抒发了这种特有的“香山情结”。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香山慈幼院的老校友和抗美援朝老兵,为观众讲述香山慈幼院的发展史,再忆峥嵘岁月,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声,让居民更好地了解香山的历史文化。

据介绍,以双清别墅为代表的香山慈幼院文物建筑群是海淀区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百年前,熊希龄先生筹建的香山慈幼院是近代中国慈善教育事业的重要篇章。

2020年,是香山慈幼院成立100周年。为重温抗日爱国先驱熊希龄先生的事迹及其教育、慈善思想,把熊希龄先生的爱国、慈善精神传播于众,发扬光大,香山街道与相关单位合作,收集图片、文稿和史料,走访香慈老校友和热心宣传熊希龄和慈幼院的社会人士,历时10个月筹备完成此次图片展。

“2018年我们在香山地区进行的‘记忆中的香山’老照片巡展受到地区单位及地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今年我们结合特殊历史节点对地区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从征集到的照片数量和供图人数上来看,有更多的热心人士通过我们的系列活动关注了香山,这对香山未来的各项事业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香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关彦萍说。

香山街道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一直在努力挖掘香山地区的文化宝藏,让居民更好地了解香山,弘扬和传承香山文化,讲好香山故事。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