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昌接受《中国日报》专访——向世界讲好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故事

王雄昌接受《中国日报》专访——向世界讲好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06 13: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6日电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园区,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的新模式。今年4月1日,中马钦州产业园迎来成立十周年。随着RCEP在马来西亚全面生效,钦州依托“两国双园”在进一步推动中马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高质量示范区有何布局?怎样对外讲述“两国双园”合作共赢的生动故事?为此,记者采访钦州市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主任王雄昌。

记者: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依托“两国双园”推进钦州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难点与潜力分别体现在哪里?未来钦州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

王雄昌:过去十年,依托“两国双园”优势,钦州积极推动与马来西亚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两国提出,要把“两国双园”做大做强,使其成为“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促进两国和地区联通和发展。目前,马来西亚已是广西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21年双方贸易额19亿美元、增长53.5%;马来西亚是广西企业在东盟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2021年双向投资额25亿美元。

如今,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提质升级所面临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3月18日RCEP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自钦州港口岸进口马来西亚商品税率将比原有自由贸易协定税率更享惠,并将向零关税迈进。

数据显示,2021年经钦州港海关进出口马来西亚商品总额达到70.8亿元,同比增长26.8%。主要进出口商品有猫山王榴莲、燕窝、咖啡、机电产品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现已注册18家马资企业,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东盟特色产品贸易。这些企业未来从马来西亚进口燕窝、榴莲等商品税率将比原有自贸协定更享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作为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国际化创新园区的雏形已逐渐显现,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两国双园交流互动不够。“两国双园”的发展离不开中马双方的密切交流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但目前双方在管理建设、投资理念、政策协同等方面存在差异,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机制,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下,双方往来沟通较少,没有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双方产业合作不够深入。由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的马来西亚企业较少,合作的领域还比较局限。同时,到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投资的中方企业虽然不少,但未能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互补关系。双园之间产业链合作有待进一步拓展。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推进“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两园”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两国双园”合作理事会的机制和作用,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彭亨州、钦州市与关丹市地方合作机制常态化运转。

二是创新跨境跨区域投资合作。建立中马双向投资合作促进平台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马来西亚企业将研发、制造、贸易、物流等重要环节布局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深化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区“飞地园区”合作模式,创新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区域的“研发飞地+制造基地”“飞地合作+跳板投资”的产业投资协同机制。

三是打造特色跨境产业链体系。发挥“两国双园”制度优势,优化跨境产业链各环节在东盟和中国的分工,积极打造中马协同、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中草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类产业,以及加工贸易、特色产品为主的“4+2”跨境产业链,助力临海3000亿产业体系迅速崛起。

四是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扩大钦州园区金融创新试点范围和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的试点银行和企业的支持。支持开展自由贸易账户中马本外币一体化功能特点,推进在两园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鼓励中马两国及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在“两园”设立绿色金融机构。

五是扩大中马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开展高层次中马人文交流活动,积极承办中马国家层面机制化双边交流活动。探索筹办中国—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产业发展、产能与投资合作等主题国际会议。积极推动与关丹等马来西亚城市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中马旅游文化节和主题嘉年华等活动。

记者:“两国双园”机制给中马两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您认为应该如何对外讲好中马“两国双园”钦州故事?

王雄昌:依托“两国双园”机制,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最终受益的是两国人民。讲故事是需要底气的,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经贸成果做支撑。比如我们可以从一颗榴莲的故事讲起。2020年,我们和马来西亚方联合举办中国马来西亚(广西)线上榴莲节,不到一小时成交35万颗、线上吸引102万人次观看抢购,推动全年签约进口带壳榴莲661吨,总货值3289.8万元,带动马来西亚榴莲进口量累计1032.2吨。

又例如燕窝。中马钦州产业园利用燕窝加工贸易基地积极拓展燕窝产品(毛燕、净燕、即食燕窝、燕窝衍生品)进口业务,园区获得海关总署批准毛燕加工资质的企业11家,约占全国总数七成。截至2021年底,园区燕窝产品进口额累计实现1.41亿元;燕窝产业工业产值累计实现1.26亿元。2021年,通过钦州港口岸向马来西亚出口各类商品6.22亿元。通过双方的榴莲和燕窝贸易,都为马来西亚当地的种植商和燕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马中关丹产业园联合钢铁(马来西亚)集团公司350万吨钢铁项目,在落地之初就为当地提供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

因为有“两国双园”这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把钦州市推向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市民视野更加开放和包容。例如,钦州市和关丹市达成协议,每年轮流举办“两市双日”活动,积极推动“两国双园”从国家间合作向城市间合作延伸、从政府间交流向民间交流延伸、从产业合作向文化交流延伸。推进钦州日报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缔结为姊妹报。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建立合作交流机制,钦州不定期选派干部到拉曼大学深造学习、培训、考察,并在钦州园共建“两国双园”国际创新创业联合孵化基地,引进一批马来西亚大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马来西亚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经济、人文等情况,增进中马友好交流与合作。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