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十年征程: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

中国制造业十年征程: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

来源: 新华网
2022-06-15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促进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辛国斌表示,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工业增加值达37.3万亿元

  辛国斌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加到37.3万亿元。以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2020年、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但是两年的平均增速仍然达到了6.1%。不仅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巨轮的行稳致远,也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工业制造领域,从5月份数据看,外贸出口展现韧性,美元计价出口额同比增长16.9%,凸显出我国生产制造配套能力较强,仍扮演着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的角色。

  回顾这十年工业经济发展,辛国斌表示,主要采取的举措包括:一是以中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目标任务为统领,及时制定年度的预期目标和工作计划。二是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围绕扩投资、促消费、保畅通、优环境等出台了一系列稳工业增长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深化落实“放管服”和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五是统筹国际国内产业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六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我国工业实现规模大幅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传统工业转型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壮大,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大盘、抵御各种风险、缓解下行压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辛国斌表示,当前受地缘政治冲突,新一轮疫情等的冲击影响,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在上升,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是这种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从长周期看,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中央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的系列政策措施,对稳定经济既是“及时雨”也是“定心丸”。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国政府一直秉承开放发展的原则,致力于打造全球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中国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市场。近年来,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了万亿元。2018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三倍多。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所有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我国欢迎全球集成电路企业来华建设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鼓励更多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来华发展,共享市场需求增长带来的发展红利。

  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的基础领域,超七成是深耕行业十年以上,超八成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供给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有不少薄弱点。”辛国斌说。

  在刘向东看来,面对多重挑战,我国应聚焦供给侧发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科技创新和优质产能投入,尽快形成有效供给和优质资产。加快培育一批全球性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以避免陷入“低端锁定”和产业“空心化”。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需要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付一夫表示,具体而言,通过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数字化改造,强化底层系统能力、智慧供应链能力和用户运营能力,不断完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度的数据采集,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彻底打通,逐步实现上下游的“四流合一”。

  面对疫情冲击,辛国斌表示,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我们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加大跨地区、跨部门协调,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还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企业由复工复产转向稳产达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记者 孟 珂)

(孟 珂)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