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赋能,科大讯飞智慧心育发布AI心理伙伴

来源: 东方网
2023-10-25 13: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首次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创新智能技术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科大讯飞在“2023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同期举办“青少年AI心理咨询论坛暨应用模式分享”专题会议,并发布新品Al心理伙伴。

会议伊始,科大讯飞副总裁、AI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士进在致辞中表示科大讯飞从2019年开始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筛查、预警和干预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和价值。星火认知大模型3.0的全面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星火赋能,打造AI心理伙伴

科大讯飞智慧心育研究院院长常雪亮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校园心育体系建设”的三道防线,即“全面预防”“精准预警”“分层干预”。其中全面预防,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提升求助意识。在江西、安徽、湖南等47所中小学减压星球使用数据显示,2022年学生心理辅导覆盖率达到52%,2023年提升至74%;在广东、江苏、安徽等地21所高中连续两年心理普查的纵向追踪数据显示,使用减压星球后高中生抑郁检出率显著下降8个百分点。精准预警,即精准识别有风险的学生。数据显示,基于联合安定医院研发的AI多模态拟人交互心理筛查技术,高中生心理筛查准确率比传统心理量表提升47.1%。分层干预,即三级预警对风险学生一对一干预闭环。实践结果显示,在不增加教师人数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智能干预闭环率翻倍。

现场,常雪亮发布了基于星火大模型的AI心理伙伴,并进行了互动演示。基于10亿+条心理类数据、40万+篇期刊文献、100+通脱敏心理对话案例、550万+个心理评估数据学习,星火赋能AI心理伙伴——小星具备四大能力:

多模态情感识别能力。小星通过星火大模型内置的情感分析及语义分析,通过视频、语音语调、文字等渠道采集信息,综合识别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状态。

共情表达能力。使用具有同理心的语言,表达对青少年当前情绪和困扰的充分理解和接纳。

寻因式提问能力。通过主动提问促进青少年深入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及其成因,方能更好的调节情绪。

个性化心理指导能力。通过分析青少年当前最困扰的情绪及其成因,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调整和行动改进建议。

从筛查到干预,AI心理伙伴显著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减少心因性危机事件发生。“我们不仅要为孩子们实现人生梦想做准备,还要让他们拥有幸福的当下。

理实结合,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骆方教授专题分享了《心理健康的智能化评估》,详细分析了基于个体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的文本信息、可穿戴式传感器数据、以及音视频数据等,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无痕、伴随式评估。同时也对智能化测评中存在的诸如强化多模态数据的协同分析、平衡准确性与可解释性等问题做了解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当涉及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早期识别和适当的干预是关键。”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任志洪专题分享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从青少年求助最多的问题分类入手,识别青少年常见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并讲解了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心理问题,其中重点讲解了“共情”的沟通方式。

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专家、北京西城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董艳菊老师以《AI时代,我们如何与孩子对话》做专题分享,她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引导父母与孩子如何在当下建立更好的沟通,并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有温度的爱。

合肥市第四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学生成长发展中心主任陈园园以合肥四中为例分享了《智慧校园环境中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详细介绍了学校通过科大讯飞智慧心育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心育课程、心理辅导、心理测评、心育活动和危机预防等工作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助力,不仅要帮助孩子从专业能力到学科素养再到综合素养的系统性提升,还要帮助孩子在身心健康和幸福能力上获得提升。此次大会上,科大讯飞智慧心育还发布了“青少年AI心理伙伴百所中小学试点计划”,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贡献科技力量。未来,科大讯飞将持续聚焦技术突破和教与学场景应用,深度赋能因材施教、五育并举,携手政产学研用,共建教育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