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3(第二十届)”近日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指出,我国保险业增速企稳,风险总体可控,健全公司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教授介绍,该报告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五章主要是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分析,包含保险业发展综述、财产保险市场、人身保险市场、保险资金运用、全球保险与再保险市场;后四章包含保险业公司治理、个人养老金、商业健康保险、保险公司衍生工具运用四个专题。郑伟回顾了2022年至2023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保险业增速企稳,但仍处于调整期;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公司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他谈到,新发展阶段对保险业提出了新要求:未来三十年,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保险体系,建成保险强国。
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全球保险业处于数字化进程的初期,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数据可用性等关键因素的改善,保险数字化进程带来的效益将会逐渐显现。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认为,居民存量财富的管理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居民的存量财富具有规模大、投资收益低、流动性差、财务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家庭资产的配置效率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保险业可以结合养老产业的发展,整合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产业,打造“保险+服务”的生态圈,充分结合保险产品,拓展产业价值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朱俊生指出,未来我国健康险仍具发展潜力,降低个人支付比例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在基本医保基金面临收支压力的背景下,健康险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人口结构变迁和疾病谱转变,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将促进健康险迭代,这符合健康险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政策可着力培育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条件,引导行业开展消费者教育、鼓励健康服务产品化、支持健康管理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并建立健康管理服务供给生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李晓林教授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险业需要发展更多利率不敏感的业务,如健康管理等的风险减量服务,在服务方面多做文章。此外,他结合自身研究,分享了有关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具有结构性地位的看法。李晓林认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构需要以解析异质性健康需求为基础,从而实现适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