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漳州5月20日电(记者 曹静)5月16日,“中国有约·相约福建”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活动在福建泉州石狮市启动,本次活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共享中国机遇”为主题。5月19日,采访团走进漳州古城,观看漳州布袋木偶戏,感受漳州的历史文脉。
倒水喝茶、射箭耍棍、舞绸挥扇……用手指和手掌控制的木偶表演,能像真人一样做出一套套高难度动作,这就是“以木为偶,以偶做戏”的漳州布袋木偶戏。木偶与操控表演的艺术家们融为一体,台下采访团的记者被牢牢吸引。
“太有意思了,看表演的时候我一直在笑。” 英国籍自媒体人Tobias说。
采访团所观看的布袋木偶戏,是以特技表演著称的经典剧目《大名府》,表演中有杂耍、舞狮、武打等场面。今年初,漳州木偶剧团前往巴黎表演,其中包括《大名府》。据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许洁莉介绍,1957年,中国皮影木偶剧团在访问法国演出期间创作出《大名府》,并在巴黎马里尼剧场首演。时隔67年,《大名府》再次亮相巴黎,许洁莉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希望以传统文化为桥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漳州。”她说。
漳州布袋木偶戏源于晋,兴盛于宋、明,并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地区。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和布袋木偶头雕刻,同时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为了传承好这项非遗文化,当地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从基本功扯指开始,到学习武打动作、扮演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直到剧目实践,需要六年的学习时间。
实际上,漳州布袋木偶能够流传至今,也源于它本身的活力。许洁莉介绍说,在《大名府》这类经典剧目中,运用到的配乐曲调具有闽南当地特色,一些配乐中还会融合京剧中的鼓点节奏;随着时代发展,当地流行起汉剧、歌仔戏和湘剧,布袋木偶戏的表演中就会顺势采用相关元素。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漳州布袋木偶,我们会制作一些短视频,宣传安全、防诈骗等小知识。” 许洁莉表示,“同时,我们还在复排儿童剧,比如《小猫钓鱼》、《拔萝卜》、《狼来了》,吸引小朋友走进剧院观看表演。”
60多年前,因为《大名府》让漳州人认识了远在巴黎的玛利尼剧院,如今,随着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出国门,将有更多人通过《大名府》认识漳州,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些历史文化,不仅仅是有意思,我们更能通过这些文化,了解一个国家。” Tobias说,“小朋友和大人都应该去看看。”
委内瑞拉籍自媒体人Rafael说,他希望通过镜头,能够向更多人展示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化,经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我想我的观众会很感兴趣。”他说。
(编辑:李海鹏)